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武英殿聚珍版丛书

武英殿聚珍版丛书

一百三十八种,二千八百九十一卷。清高宗敕辑。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清高宗弘历敕编此书,命金简(详见《武英殿聚珍版程式》)掌其事。武英殿为清宫殿名,凡官修各书均在此校刊装潢,“聚珍”二字则为高宗赐名,因称《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又称《武英殿聚珍版全书》。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经部收唐史徵《周易口诀义》、宋陈经《尚书详解》、汉郑玄注《易纬》、宋王质《诗总闻》、宋李如圭《仪礼集释》、汉戴德《大戴礼记》、宋孙觉《春秋经解》、宋郑汝谐《论语意原》等三十二种;史部收宋吴仁杰《两汉刊误补遗》、宋吴缜《新唐书纠谬》、晋陆翔《邺中记》、清周煌《琉球国志略》、宋王溥《唐会要》、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等二十九种;子部收晋傅玄《傅子》、唐太宗李世民《帝范》、宋项安世《项氏家说》、汉班固《白虎通义》、汉王弼注《老子道德经》、元刘祁《归潜志》、宋杜道坚《文子缵义》等三十四种;集部收唐张说《张燕公集》、唐颜真卿《文忠集》、宋王禹偁《小畜集》、宋刘攽《彭城集》、宋韩元吉《南涧甲乙稿》、金王寂《拙轩集》、元仇远《金渊集》、清彭元瑞《万寿衢歌乐章》等四十三种。所收各书多辑自《永乐大典》,用特制木活字排印,称“武英殿本”,简称“殿本”。其后,东南各省都有翻印,以闽刻最为完备,世称“福本”。因多年递次修补,内容亦多有不同,收书多少不等,原书本来面目已非。今存流行本主要有清乾隆中武英殿木活字排印本、清乾隆中浙江重刊本、清同治十三年(1874)江西书局刊本、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福建刊道光同治递修光绪二十一年(1895)增刊本、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广雅书局刊本等。

猜你喜欢

  • 夏忠靖集

    六卷。《附录》一卷。明夏原吉(1366-1430)撰。夏原吉,字雅哲,湖南湘阴人。以乡荐游太学,选授户部主事。成祖即位后官至户部尚书。永乐元年(1403)赴浙西治水,疏浚吴淞江等河流,亲至工地规划,使

  • 澹初诗稿

    八卷。附《见山堂诗抄》一卷。清沈翼机(约1720年前后在世)撰。翼机字西园,号澹初。浙江海宁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进士,官翰林院侍读学士。诗分十集:《谋野集》、《新安集》,附《黄山纪游百咏》,皆

  • 四书参注

    无卷数,清王植撰。王植字槐三,深泽(今河北深泽县)人,生卒年不详。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官至邳州知州。此对程朱理学特别推崇,对清人王廷诤、崔纪、傅泰等人的解说也有所采纳,但对汉儒训诂之学极力贬低

  • 水明楼诗

    六卷。清颜光猷(约1698年前后在世)撰。颜光猷,字秩宗,号淡园。山东曲阜人。康熙十年(1671)进士。以翰林改刑部郎中,出为安顺守。后转为河东盐运使。与光敏、光毅称曲阜“三颜”。著有《易经说义》等书

  • 康茂园行述

    一卷。清康亮钧述。亮钧,山西兴县人,荫生,官至顺德府知府,其他事迹不详。此书所记为其父康基田(1728-1813)事迹。基田字仲耕,号茂园,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进士,官至江南河道总督,因事革职,

  • 隋书地理志考证

    九卷。清杨守敬撰。杨守敬,湖北宜都县人。举人,入民国卒。是书考据诸史和《通典》、《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舆地广记》、《舆地纪胜》、《水经注》、《长安志》、《西域记》等书,分雍州(卷一)、梁州

  • 黟县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吴甸华修,程汝翼、俞正燮纂。吴甸华,江苏沭阳人,赐进士出身,嘉庆十三年(1804)来任黟县知县。程汝翼,贡生,黟县教谕。俞正燮,邑人,附监生。黟县志创始于明正德,再修于万历,三修于清

  • 说文通训定声

    十八卷。清朱骏声(1788-1858)撰。骏声字丰芑,号允倩,晚年自号石隐山人,江苏吴县人。少承父教,十三岁受许氏《说文》。十五岁为诸生,从钱大昕游。钱一见奇之曰:“衣钵之传,将在子矣。”就读紫阳书院

  • 考古文集

    二卷。明赵撝谦撰。赵撝谦,原名古则,字撝谦,以字行。浙江余姚人。幼孤贫,寄食山寺。长大后,与诸名人游,博究六经百事之学,人称“考古先生”。著有《六书本义》。《明诗综》引黄宗羲之言,称:“其诗集名《考古

  • 荣木堂文集

    十二卷。明陶汝鼐(1601-1683)撰。汝鼐,字仲调,号密庵,明亡,改名鞠延,字忍草,湖南宁乡人。崇祯年间举人,唐王时官检讨,后授御史。工书法,明亡,汝鼐于沩山剃发。曾著有《广西涯乐府》、《嚏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