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武阳志馀

武阳志馀

十二卷,首一卷。清庄毓鋐、陆鼎翰纂修,陆鼎翰,江苏武进人,光绪元年(1875)恩贡。清道光间,邑人李申耆手定《武阳合志》体例,志未及告成而卒,其志成于众手,并版毁于兵燹,至光绪五年(1879)王氏复修新志成。光绪十四年(1888),邑人庄毓鋐与陆鼎翰辑志余十二卷,补新旧志之缺。其志不立总纲,以示与正志之别。卷首冠以宸翰。卷一之目三,为山川、古迹、水利;卷二之目四,为城垣、驿铺、衙署、桥闸;卷三之目四,为学校、书院、善堂、公所;卷四之目三,为祠庙上、祠庙下、茔墓;卷五之目五,为减免、祥异、营制、兵事上、兵事下;卷六之目三,为名宦、职官、碑示;卷七之目三,为经籍上、经籍中、经籍下;卷八之目四,为甲榜、乡科、贡生、荫袭;卷九之目二,为史传上、史传下;卷十之目十,为儒林、文学、宦绩、忠节、孝友、行谊、隐逸、艺术、寓贤、方伎;卷十一之目五,为贤孝、贞孝、节孝、节烈、才媛;卷十二之目一,为摭遗;末附《团练纪实》二卷,跋载其书尾。是志广采征辑,史料可信,补葺了前志之缺,其用心可谓良善。有清光绪十四年(1888)活字本。

猜你喜欢

  • 逍遥集

    一卷。宋潘阆(?-1009)撰,潘阆,字逍遥。大名(今属河北)人。或云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卖药京师,好结权贵。至道元年(公元995年)太宗赐进士及第。真宗时,为滁州参军。潘阆之诗,有五代、晚唐遗风。

  • 罗洋文集

    一卷。清郭焌(1714-13755)撰。郭焌字昆甫,湖南善化人。雍正十三年(1735)拔贡,乾隆九年(1744)举人。官国子监助教。郭焌制艺有名于时,所著罗洋草诗文一时为人传诵。此其所著古文辞赋,为序

  • 何典

    清张南庄撰。张南庄,上海人,笔名过路人。生卒年不详。从他孙外婿海上餐霞客在光绪年间写的《何典·跋》中知道,他主要生活在清乾隆、嘉庆年间,为上海十位“高才不遇者”之冠。他“岁入千金,尽以购善本”,是位藏

  • 慎独轩文集

    八卷。清刘青霞(约公元1711年前后在世)撰。刘青霞字啸林,襄城(今河南省许州)人,生卒年均不详。雍正中诸生。青霞酷爱司马迁、班固书,未尝释手,为文章,力摹司马迁。晚得关中李颙书,益潜心理学,工诗。本

  • 尚书古训

    六卷。朝鲜丁若镛(1762-1836年)撰。丁若镛字美庸,一字颂甫,号茶山,又号与犹堂,罗州人,官至承旨。丁若镛为朝鲜李朝时期的文学家、哲学家,实学派的集大成者。丁若镛一生著述多达二百余卷,总名为《与

  • 尚书蔡传考误

    见《尚书砭蔡编》。

  • 荀子集解

    二十卷。清王先谦(见《尚书孔传参证》)撰。是书汇集了清代学者考订研究的成果,可谓清代《荀子》研究集大成之作,虽不能说全面收集,但不失为研究《荀子》提供最方便的书。是书,集录诸家校释荀书之言,而分别依次

  • 论策全书

    见《朱翼》。

  • 韵略易通

    ①一卷。明兰茂撰。赵荫棠《中原音韵研究》据《嵩明州志》谓兰茂字廷秀,杨林(今云南嵩明县南)人。性聪慧,过目成诵。年十三通经史,长益嗜学。赋性简淡,不乐仕进,尝额其轩曰止庵,因自号焉。所著有《元壶集》、

  • 禹贡山水清音

    一卷。明刘椿撰。此书用“泣颜回”等套曲来分述经文,从“冀州”始,到“导水”而止,共七出。此书没有述及疆域和田赋,因为作者另外还作有“疆域歌”、“田赋诀”。书中导山导水特别详明,于山则别其方向,于水则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