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殿阁词林记

殿阁词林记

二十卷。明廖道南(生卒不详)撰。廖道南,字鸣吾,蒲圻(今湖北省蒲圻县)人。明正德年间进士,官至翰林侍讲学士,著有《楚纪》等。《殿阁词林记》为记载词林(翰林院别称)殿阁宫坊台省诸臣旧事而编,分殿学、阁学、馆学、宫学、坊学、学、乡学、赠学、艺学、院学等类,仿列传体例,记载诸臣官阶恩遇事迹。卷九以下标题均改为“国子监祭酒黄佐、侍讲学士廖道南同编”,大约是采用了黄佐《翰林记》中的文字,书中标明,示不掠美。廖道南身在词垣很久,熟悉其中掌故事迹,因而该书所录较为可信。该书现存明嘉靖刻本、明书林詹氏就正斋本(《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1923年沔阳庐氏慎始基斋影印本。《四库全书总目》载该书有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猜你喜欢

  • 经义考补正

    十二卷。清翁方纲(详见《诗附记》)撰。《四库全书总目》把朱彝尊《经义考》列入史部目录类,很不合适。张之洞《书目答问》把它列入经部总义类,较为妥当。方纲本书也是如此。本书虽多补正,但往往有举其细而遗其巨

  • 七颂堂识小录

    一卷。清刘体仁(1624-?)撰。体仁字公勇,颖川(今河南许昌)人。顺治时期诗人,进士,官吏部郎中。从孙奇逢问学。为人轻财重义,以交友为乐,与王士祯、汪婉友善。其诗多咏物赠答之作,表现闲情逸致。喜作画

  • 孙文垣医案

    见《孙氏医案》。

  • 痎疟论疏

    见《痎疟论》。

  • 内台集

    七卷。明王廷相(1474-1544)撰。王廷相,字子衡,仪封(今属河南)人。生平详见《王氏家藏集》(辞目)是集为王廷相诗文集。凡七卷,收入诗二卷,词一卷,杂著一卷,奏疏一卷,杂文二卷。编刻于明嘉靖十五

  • 东征集

    六卷。清蓝鼎元撰。康熙六十年(1721年),台湾爆发朱一贵反清起义后,蓝鼎元随其族兄、南澳总兵蓝廷珍赴台镇压,在军中充任蓝廷珍的幕僚,帮其“日夜筹谋,安抚整顿,至忘寝食,不敢惮烦”(《东征集·旧叙》)

  • 愚庵小集

    十五卷。清朱鹤龄(1606-1683)撰。朱鹤龄,字长孺,号愚庵。江苏吴江人。清初经学家。明诸生。明亡入清,专于笺疏之学,与顾炎武为友。承宋儒之学,并有所发挥。撰有《毛诗通义》、《尚书埤传》、《禹贡长

  • 易韦

    二卷。清朱襄撰。朱襄,无锡人。该书成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卷首是“易图说”,总共十二个图。朱襄以九数为河图,这是宗于刘牧的说法,但朱襄以洛书为八卦又与刘牧看法不同。其中尚占一图只有图而无说,可能

  • 安邱县新志

    二十八卷。清马世珍修,张柏桓增订。马世珍,邑人,嘉庆五年(1800)贡生,马文炜的后代。安邱县志自康熙元年续修后,历经百余年,马世珍见文就荒杳,若不及时修,后者更无从稽考。遂与知县谢莲湖筹谋纂续。立馆

  • 吴越春秋校勘记

    不分卷。清顾观光撰。顾观光字尚之,江苏金山(今属上海市)人。《四库总目》所载《吴越春秋》共十卷,是元大德十年所刊行的版本。据《隋书·经籍志》所记,该书原有十二卷,今仅存十卷。顾观光校勘时并不言是何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