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汉学拾遗

汉学拾遗

一卷。清刘台拱(1751-1805)撰,刘台拱字端临,江苏宝应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举人。官至丹徒县学训导,嘉庆十年(1805)卒,年五十五岁。《汉学拾遗》是考证《汉书》的,书名似不够恰当。可能“汉学”应为“汉书”之误。全书条数不多,而精审者十之八九。如《高帝纪》“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句,师古释“廷中”为“郡府廷之中”,而刘台拱则说廷应为“沛廷”。又如《刑法志》中的“又道之以刑罚”,师古读“道”为“导”音;而刘台拱认为“道”为“遒”字,形近而写错了。又《儒林传》中的“伏生老不能行,诏掌故朝错往受之”。刘台拱说“往受”为“受读”,等等。《拾遗》有的纠驳旧的释说,有的自立新诠,为读《汉书》者参考。书中也有不当之处。有《刘氏遗书》本。

猜你喜欢

  • 因领录

    一卷。明唐枢(详参《宋学商求》条)撰,其婿吴允恭编。此书专辑唐枢讲学往复书札。词义诞谩,多涉佛理。费攀龙为此书作序称:“初述神体以揭其要,末纪十谛以示其全。”书末吴允恭跋中亦称:“此吾师与门弟子相为应

  • 笔尘

    一名《谷山笔尘》十八卷。明于慎行(详见《读史漫录》条)撰。此书是于慎行退居谷城山中时所作。共十八卷,分三十五类,所记多明代典故,其中也间有杂记,有一定史料价值。此书有明万历间刻本,书首有冯琦序和明万历

  • 残唐五代史演义传

    八卷六十回。明罗贯中(详见《三国演义》)撰。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以唐末五代乱世为背景,以朝代兴衰、权位争夺更替为线索,起自黄巢起义,终于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按年代顺序,铺叙了这一时期的历史故事

  • 龙树菩萨传

    一卷。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343-413)译。鸠摩罗什生平事迹详见《满汉合璧佛说阿弥陀经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三种同卷》条。《龙树菩萨传》一书为传记体,详载龙树生平事迹,及一生

  • 祁阳县志

    ①八卷。李莳修,旷敏本纂。李莳,字环青,号七松,浙江钱塘(今属浙江杭州)人,举人,曾任祁阳县知县。旷敏本,翰林院庶吉士。《祁阳县志》乾隆三十年(1765)刻本。共八卷。分为:卷一,舆图、星野、沿革、山

  • 人物志

    三卷。三国时魏刘邵(约182-245)所撰。刘邵字孔才,广平邯郸(今河北邯郸市西南)人。建安中为太子舍人,黄初中转尚书郎、散骑侍郎,明帝时初任陈留太守,又诏为骑都尉,升迁散骑常侍。正始中,执经讲学,赐

  • 牧斋初学集笺注

    二十卷。《有学集笺注》四十卷。清钱曾(1629-1701)撰。钱曾,字遵王,号也是翁。江苏常熟人。撰有《读书敏求记》、《述古堂藏书目》等。钱曾少时就学于族祖钱谦益,得其真传。钱谦益字牧斋,福王时台授礼

  • 圣方济各·沙勿略传

    六卷。原为法国人都率棱撰,此本是清代俞惟几等人合译而成。原书成于明万历戊申年(1608)。方济各·沙勿略(1506-1552),西班牙人,耶稣会士,在印度、马来亚、日本等地传教,1552年到中国广州,

  • 汉书蒙拾

    三卷。清杭世骏(详见《史记考证》)撰。杭氏有《两汉博闻》、《史记法语》之作,使后世读史者抄撮史书、备修词之用,《汉书蒙拾》为其一。取《汉书》中新颖罕见或难解的字句,一字至四字作为标题,详列载原文及注说

  • 嶰谷词

    一卷。清马日琯(1688-1755)撰。马日琯字秋玉,号嶰谷,江都(今江苏扬州)人,侯选知州,乾隆初举博学鸿词不就。嗜好结客,觞咏无虚日,著有《沙河逸孝集》,与其弟日璐同有诗名,称“扬州二马”。本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