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汉纪

汉纪

三十卷。东汉末荀悦(148-209)撰。悦字仲豫,东汉颍川颍阳(今河南许昌)人。任黄门侍郎,迁秘书监、侍中。作《申鉴》五篇,撰史书《汉纪》,另著有《崇德》、《正论》等文章数十篇。汉献帝因班固《汉书》内容繁多,不易习读,遂命悦仿照《左传》体例(编年体),将《汉书》加以改编。悦自建安三年(198)始,用三年时间撰成《汉纪》三十卷。该书记载了自公元前209年至公元23年王莽灭亡共232年间的史实。分为高祖、惠帝、吕后、文帝、景帝、武帝、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帝等十二纪,以王莽当政时事附于《平帝纪》之后。取材范围不出于《汉书》,把《汉书》里传、志、表的资料,按时间先后加以适当剪裁编排到各个帝纪之内。全书约18万字,为《汉书》的四分之一,而西汉一朝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以及典章制度等都有条不紊地记载了下来,可谓“辞约事详”。《汉纪》自北宋天圣年间后,已无善本,明代嘉靖时黄姬水所刊印的《两汉纪》较好,间或亦有讹误,《四部丛刊》影印的《汉纪》即是此本。另有明吕楠校正翟清刊本,绍兴汝阴王序本,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刊本,傅沅叔藏旧抄本。清代康熙年间、蒋国祥将两《汉纪》合刻,并附有《两汉纪字句异同考》一卷。另有《龙溪精舍丛书》本,《四库全书》本,《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

猜你喜欢

  • 吴文端崇祀录

    一卷。撰者不详。清吴琠,山西沁州(今沁水)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卒谥文端。该书即记文端崇祀事宜。现有康熙刊本。

  • 四书集注管窥

    二卷。清赵大镛撰。赵大镛字笙南,安徽泾县(今安徽泾县)人。是书首有胡承洪、赵绍袒二序。承洪序称其“训释字义,仿陈北溪《发明章句集注》,多融会全书,彼此互证”。绍祖序称其“能荟萃宋诸大儒之说,以发明《朱

  • 四书讲义尊闻录

    二十卷。清戴鋐撰。鋐字景亭,长洲(今江苏长洲县)人。生卒年不详。戴鋐此书乃辅翼《四书大全》之作。每章之前有总旨,每节之后有本义及附解。总旨、附解采用《四书大全》所录诸家之说,并增加了元明以来诸家之说;

  • 读经指迷

    二卷。清胡嗣运(详见《书经问答》)撰。此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内容与书名切合,论《易》《书》《诗》《三礼》《春秋三传》;下篇杂论经学,并涉及民主民权及海外政教,并非读经之体。上篇附有七言绝句一百首,下

  • 峰溪集

    五卷。《外集》一卷。明孙玺撰。孙玺字朝信,又廷信。平湖(浙江)人。生卒年不详。正德年间进士。官至山西按察司佥事。此集乃其子刑部尚书植所编,玺先世居松江之华亭,南有九峰,东有盛溪,自号为峰溪道人,并以名

  • 受恒受渐斋诗文集

    十二卷。清沈日富(?-1869)撰。沈日富江苏吴江人,字沃之,终身不仕。文章师承桐城派,酌之唐文、宋理,讲究义法、词章,不枝不蔓,不为浮词,严谨有余,灵动不足。是集卷一收《入厩修容解》、《三让解》、《

  • 小尔雅训纂

    六卷。清宋翔凤撰。宋翔凤(1779-1860)字于庭,江苏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常州学派代表学者。嘉庆五年(1800年)举人,官湖南新宁县知县。通训诂名物,然治学杂采谶纬,为人所讥。所著尚有《周易考异

  • 用易详解

    十六卷。宋李杞撰。李杞字子才,号谦斋,眉山(今属四川)人。生卒年及仕履皆不可考。宋代有三李杞,一为北宋人,官大理寺丞,与苏轼相唱和,见“乌台诗案”。一为朱熹门人,字良仲,平江人。一为此书之作者。《经义

  • 明懿安皇后外传

    一卷。清纪昀(1724-1805)撰。昀字晓岚,乾隆间进士,累迁侍读学士,汪《四库全书》总纂,卒谥文达。该书据龚鼎孳撰《懿安皇后事略》稍加修正而成,前有自序。现存《帩帆楼丛书》本。

  • 古经解钩沈

    三十卷。清余萧客(生卒年不详)撰。萧客字仲林,号古农,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年十五通九经,尤耽古籍,曾辑注雅别抄,就正于惠栋,成为记名弟子。直隶总督方观承聘修《畿辅通志》,以目疾归,教授乡里,时称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