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汉铙歌发

汉铙歌发

一卷。明董说(1620-1686)编。董说字若雨,号西庵。乌程(浙江吴兴)人。明诸生。明亡,改姓林,名蹇,字远游,号南村,又名林胡子,自称槁木林。顺治十三年(1656)削发入灵岩寺为僧,法名南潜,又名宝云,字月函。著有《易发》等多种。是书取汉铙歌十八章,反复解说。首论大意,次论韵,次论音。其论韵则有伏、有击、有进退、有同摄、有同母同入。论音,本周礼三宫之说,按宫、商、角、徵、羽,篇分章位,章分句位。立说实为创见。不过沈约曾言:汉铙歌大字为词,细字为声。后来声词合写,不复可辨,遂无文义可寻,但存其声而已。自唐后乐府失传,新题迭作,于是并声而亦亡。然而,董说不知声词合写源由,勉强索解,则已迷宗旨。至铙歌乃为吹奏之曲,但奏其音而不用其词。故十八章或韵或不韵,亦犹风雅皆有韵而颂不尽韵。董说一概强为叶读,非惟不知古音,亦并不知乐府体裁,是为失策。《四库全书》列为存目。

猜你喜欢

  • 节孝语录

    一卷。北宋徐积(生卒年不详)撰。徐积字仲车,山阳人。进士。元祐初授扬州司户参军,为楚州教授。历和州防御推官,改宣德郎。卒于监中岳庙,政和六年(1116)赐谥孝处士。是书,为其门人江端礼所录。《文献通考

  • 本草经疏

    见《神农本草经疏》。

  • 小学分节

    二卷。清高熊徵(生卒年不详)撰。熊徵字渭南(今广西省岑溪县)人,顺治十七年(1660)副榜贡生,官至浙江都转盐运使。是书只将朱熹《小学集注》略为随章分解,特使童子读之易于明而已。该书《四库全书总目》有

  • 孟亭编年诗

    不分卷。清王箴与(1693-1758)撰。王箴与,宝应(今江苏宝应)人。康熙五十一(1712)年进士。雍正十三(1735)年官卫辉,以官事下狱,旋释还。王箴与还著有《木清阁文稿》,《诗意存》,《春秋意

  • 古文孝经指解

    一卷。辑者不详。该书以宋代司马光、范祖禹之说合为一书。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陕州夏县人。宝元元年进士,历任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反对王安石变法,哲宗时为相,尽改新法,恢复旧制。死谥

  • 国朝文类

    七十卷。《目录》三卷。元苏天爵(1294-1352)编。苏天爵字伯修,真定(今河北正定)人。生平事迹见《滋溪文稿》条。天爵曾三居史馆,预修武宗、文宗实录,于元代史事掌故,最为娴习。此书所录诗、文八百余

  • 四书集说

    二十八卷。明徐养元、赵渔同撰。养元字长善,渔字问源,都是唐山(今河北唐山)人,崇祯十六年(1643)同榜进士。此书汇集朱子《四书或问》及《四书存疑》、《四书大全》诸书以及诸家之说而成,讲解四书,无独到

  • 左藻

    三卷。明惺知主人撰,不著姓氏,惺知主人始末也不详。卷首有明崇祯辛未(1631)惺知主人小引,知为明末人。其书撷取《左传》菁华,附以评识,自郑伯克段于鄢,迄楚子西不惧吴,总计所录共一百零一篇,厘为三卷,

  • 春秋左传注解辨误

    见《左传注解辨误》。

  • 论篆

    一卷。唐李阳冰撰。李阳冰字少温,赵郡(今河北赵县)人。乾元时为缙云县令,官至将作监。工篆书,得法于秦《绎山刻石》,变化开合,自成风格,后世学篆者多崇之。此论历举李斯、王次仲、师宣官、邯郸淳、曹喜、梁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