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沈氏经学六种

沈氏经学六种

二十卷。清沈叔撰。沈叔,生卒年不详,字和甫,江苏常熟人。一生致力经学研究,所得甚少。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是一本汇释群经音义的专书,采汉魏六朝音切二百三十余家,又兼载诸儒训诂之异同。宋人将《经典释文》散于诸经之注中,文字多有出入。沈叔收录文字相异者,辑为《经典释文异文辑》一书。又将经传,《史记》、《汉书》、《说文》等书中所引之文异者,辑为《经典释文补》。取《十三经注疏》中的新颖文字,以及其他典籍中的文字收录无遗,仿效《左国腴辞》、《文选锦字》二书的体例,撰《十三经注疏琐语》。未入仕时,曾治《春秋》,对杜预《春秋释例》没能对各国地名进行考释,深感遗憾,于是根据传注逐国进行辑录,成《左传分国土地名》一书,同时辑录《左传列国职官》、《左传器物宫室》二书。《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此书云:“暖暖姝姝,明非大雅之所尚,或亦识小之所不废耳。按学无大小,唯取其精。大而多疏,反不若小而且精者。虽字句节解,苟有所发明,亦有裨于学术。叔之著述上之不过杭世骏《两汉蒙拾》之流,堪备词藻之采择而已。唯《左氏职官名物》,间有裨于史学家考索,余均无可取。”目录:《经典释文异文辑》六卷、《经典释文补》六卷、《十三经注疏琐语》四卷、《左国分国土地名》二卷、《左传列国职官》一卷、《左传器物宫室》一卷。有清雍正间刊本行世。

猜你喜欢

  • 沈下贤文集

    十二卷。唐沈亚之(781-832)撰。沈亚之,字下贤,吴兴(浙江湖州)人,元和十年(815)举进士,文学家,官至福建团练副使、历殿中侍御史、内供奉、栎阳令,登直言极谏科,参与平定李同捷判乱。乱平后遭嫉

  • 孤忠录

    二卷。清末袁祖志(生卒年不详)辑。祖志,江苏上元人,袁枚曾孙,官上海知县,殉刘丽川之难。该书记吴可读尸谏始末。穆宗崩,无子,论序本有当立者,然两宫太后舍之而别立德宗,可读以为未合祖制,故以死谏。现有光

  • 钦定历代纪事年表

    二百卷。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成书。四十六年(1707年),康熙南巡,布衣袭士炯献历代年表,所载至隋而止,乃先后诏工部侍郎周清源、内阁学士王之枢重修,相续成书。该书所载史事上起帝尧元载甲辰,下迄

  • 谷平文集

    五卷。明李中(1478-1542)撰。李中,字子庸,江西吉水人。正德九年(进士。官至总督南京粮储、都察院副都御使。谥庄介。此集为其门人罗洪先所编。李中居里名“谷平”,故学者称其“谷平先生”。此集共疏二

  • 省庵法师语录

    二卷。清释宝贤(?-1729)编。宝贤为清鄮山阿育王寺沙门,俗姓时,字思齐,号省庵。常熟(今属江苏省)人。“省庵法师”即是指释宝贤。宝贤少年甘蔬食,厌酒肉。后接触佛经,感念心净。梦观阿育王塔,发下供养

  • 乐府英华

    一卷。清顾有孝(1619-1689)编。顾有孝详见《江左三大家诗抄》条。此集为乐府诗选。前有作者自序,称自汉到唐乐府有数十家,而最有影响的如郭茂倩之《乐府诗集》、左克明之《乐府》、吴兢之《乐府题要解》

  • 日新录

    一卷。参见《心传录》。

  • 射洪县志

    十八卷首一卷,清陈廷钰、张复修、聂盟等纂。陈廷钰,曾任射洪县知县。张复,曾任射洪县知县。聂盟,教谕。射洪县志创自明县令李公森、郭子声。康熙中,唐石郊因郭志残编勒为成书。乾隆年间县令沈佳亭重修,然其间不

  • 洪雅县志

    二十五卷首一卷,清王好音纂修。王好音,太湖人,曾任洪雅县知县。洪雅县志,始于明天启间,为县令陕嗣宗所修。清康熙中县令吴一蜚、雍正中县令劳世沅先后增辑。王好音任县令后,时大府檄调各州县志,因又广搜博采,

  • 小鸥波馆文钞

    一卷。《诗钞》四卷,《碧城仙馆摘句图》三卷。清管筠撰,管筠,生卒年不详,字湘玉,又字静初,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安徽繁昌知县陈文述之继妻,清代文学家、诗人。工诗词,善绘画。晚年性耽禅悦,常画佛像。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