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州地志
一卷。该志首尾残缺,不著撰人姓名,据莫高窟条称,至今大汉乾珮二年(949),而知此书作于五代时后汉隐帝乾珮二年。该书较《沙州都督府图经》与《敦煌录》均为简略,文辞也不及二书优美,且传写多误。如玉女泉误为王女泉,阿仓城误为河仓城之类,皆当据图经为正确。唯有瓜州得名之说与莫高窟创建于东晋永和八年(352)的纪载,他书不见载。故校其讹误,与图经、敦煌录并为著录,以稗观览。
一卷。该志首尾残缺,不著撰人姓名,据莫高窟条称,至今大汉乾珮二年(949),而知此书作于五代时后汉隐帝乾珮二年。该书较《沙州都督府图经》与《敦煌录》均为简略,文辞也不及二书优美,且传写多误。如玉女泉误为王女泉,阿仓城误为河仓城之类,皆当据图经为正确。唯有瓜州得名之说与莫高窟创建于东晋永和八年(352)的纪载,他书不见载。故校其讹误,与图经、敦煌录并为著录,以稗观览。
不分卷。清黄奭(详见《汉学堂丛书》)辑。该书是《春秋纬》之一,又作《春秋文耀钩》,《春秋纬文耀钩》。说孔子修《春秋》,文成,触地动天,光耀四布,钩深致远,故名《文耀钩》。书中言州域分野,上配列宿,天垂
一卷。清徐履谦撰。履谦,石埭(今安徽石台)人。该书摘录春秋时的重要史事,加以排比。有民国辛未(1931)铅字排印本。
一卷。明李清(详见《南北史合注》)撰。《袁督师计斩毛文龙始末》记崇祯二年(1629)袁崇焕斩杀明将毛文龙事。明毛文龙据兵皮岛,与清暗地勾通,不听号令,且冒兵克饷,扰害辽东、登莱、高丽及海上商民。袁崇焕
三十卷,清王夫之撰。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薑斋,明崇桢举人,湖南衡阳人,晚年居衡阳之石船山,学者称船山先生。明亡,王夫之在衡山举兵抗清,战败后退到广东肇庆,任南明桂王府行人司行人。后
十一卷。《年谱》一卷。明沈炼(1507-1557)撰。沈炼,字纯甫,号青霞,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人。嘉靖十七年(1538年)进士。历溧阳知县,后入为锦衣卫经历,刚直敢言,因劾严嵩罪状,被嵩党构陷致死。
三卷。清厉鹗(1692-1752)撰。厉鹗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别署南湖花隐、西溪渔者。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康熙五十九年(1720)举人。次年试进士不第。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以答卷
① 一百六十卷。宋卫湜(生卒年不详)撰。湜字正叔、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历官武进令、朝散大夫、知袁州等。精于礼学,学者称为栎斋先生。是书始作于南宋开禧嘉定年间,宝庆二年(1226)成书并上表朝廷,九年
十五卷。明潘埙(生卒年不详)撰。潘埙著有《淮郡文献志》。本书分天、地、人三部,每部又分若干子目。内容为抄录他书而成,十分冗杂。又多附录前明事实,十分俗陋。
二卷。清杨芳灿(1753-1815)著。杨芳灿字才叔,号蓉裳,江苏无锡人。乾隆拔贡,授甘肃伏羌知县,官至户部员外郎。工诗与骈文,著有《吟翠轩初稿》、《真率斋词》等。本书为杨芳灿词集,二卷,共录词一百九
一名《明人百家小说》、一百零九卷。旧本题明沈廷松(生卒年不详)编。沈廷松,号石闾,生平事迹不详。《四库总目提要》称“前有自序,题甲戌小寒日,当为崇祯七年。而其书乃全与国朝陶珽《续说郛》同,盖坊贾以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