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注解正蒙

注解正蒙

二卷。清李光地(1643-1718)撰。李光地字晋卿,福建安溪人。康熙进士,累官直隶巡抚,文渊阁大学士。著有《周易观彖》,已著录。《正蒙》宋张载著,九卷。取《易》“蒙以养正”之文,故称《正蒙》。其书本无篇次,载门人苏昺等分为《大和》、《参两》、《天道》、《神化》等十七篇。张载提出“虚空即气”的观点,认为宇宙万象,皆由气成,在我国思想史上有重要影响。是书载以精思而成,故义博词奥,虽注本颇多,然多不得其要,加之章句又繁,不免偶有出入,或与程朱之说相矛盾,注者亦莫知所从,不敢置议。光地《注解》疏通证明,多阐述张子未发之意;又于先儒互异之处加注。如“太极之说”与“周子太极不同”。地有升降一条,黄瑞节以为执四游旧说。又如《六经》之中释孟子之过化为不滞于物。释《中庸》之敦化为体厚用神。释《易》继善为不已其善。释《论语》上智下愚为习成。释《中庸》仁者为生安,智者为利。释《论语》空空无知为无思无为。释《易蒙》以养正为养蒙以正。释《论语》先进后进为急行缓行。洋洋盈耳为乐失其次。与朋友其敝之而无憾句,以其字属下。释好勇疾贫章二乱字迷缪。释易险阻为圣德之高坚。释《论语》素绚后素二“素”字异义。释礼禘祫之义用《注疏》旧说,殇祭之义又改易旧说。皆一一别白是非,使读者明白不疑。自明以来诸家注释之中可谓善本。主要有明刘基《正蒙会稿》四卷本,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宏道书院刊续编本,咸丰八年(1858)刊《惜阴轩丛书》本。明刊本。清道光九年(1829)李维迪刊《榕村全书》本。清乾隆三十年《四库全书》抄本。

猜你喜欢

  • 说文解字篆韵谱

    五卷。南唐徐锴(其生平著述见《说文解字系传》)撰。是书是为《说文解字》作的音序检字表,是与《说文系传》相配的。它取许书所收释的一万零五百一十六字,按平上去入四声分类编次而成。凡小篆皆有音训,其无音训者

  • 余冬序录

    一名《燕泉何先生余冬序录》,六十五卷。明何孟春(详见《文简疏议》条)撰。此书体例近似王充的《论衡》。共六十五卷,分内、外二篇,内篇二十五卷,一至五卷多论君道,六至二十五卷多论古今人品。外篇三十五卷及又

  • 陆词切韵

    ①一卷。隋陆词撰,清顾震福辑。日本狩谷望《倭名钞笺》谓陆词即法言,甚是。“词”与“法言”,名、字相应。隋唐间人多以字行,故字行而名隐耳。新旧《唐志》并著录陆慈《切韵》五卷,“慈”盖“词”之误字。自《广

  • 古周易音训

    ①二卷。辑佚书,宋吕祖谦(详见吕祖谦《古周易》条)撰,清宋咸熙辑。《朱子古文周易跋》载有《音训》一篇,乃吕祖谦门人金华王莘叟所笔受。原书久亡佚。朱子之孙鉴附刊于《周易本义》后,此本亦不传,散见于元董季

  • 春秋四传刈实

    十二卷。清徐锡禧撰。锡禧,奉新(今江西奉新)人。该书对《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及胡安国《春秋传》加以综合,进行折衷,删除繁文,力求简明。有乾隆十二年(1747)刻本。

  • 青琐尽言

    二卷。杨东明撰。杨东明(1548-1624),明河南虞城人,字启修,一字启昧,号晋庵,别号惜阳居士。万历(1573-1620)进士,历官太常少卿,刑部右侍郎。直言敢谏,尝于荒年上河南饥民图,颇负时誉。

  • 新兴县志

    三十卷,清刘芳纂修。刘芳,汉军正白旗人,举人,乾隆十八年任知县。元代薜里吉思始作新志,至康熙间时有续修。刘芳上任,下车观政,制度率略,图册残缺失册,典籍故志文献无徵,索旧志,稽核旧事,志已漫漶不识,时

  • 坚白斋骈文存

    一卷。《杂稿存》四卷。清龙汝霖(生卒年未详)撰。字号里生平见《坚白斋诗存》(辞目)。本书“骈文高者摹拟骚汉,次者宗法六朝,大多气骨遒劲,词藻纷纶而非靡靡之音。”《杂稿存》卷一有《代沈桂芬请筹费移屯》一

  • 国朝诗抄小传

    二卷。清郑方坤(生卒年不详)撰。方坤字则厚,一字荔乡,福建闽县人,徙居建安。雍正元年(1723年)进士。由知县官至山东兖州府知府。博学有才藻,好网罗文献。该书自吴伟业、曹溶至郑燮、江浩然及其族子三才、

  • 祁门县志

    ①三十六卷,首一卷,清王让修,桂超万纂。王让,字涧东,河南新郑县人,道光二年(1822)来任祁门知县,旋去,五年复来任。道光五年(1825),安徽巡抚陶澍倡修安徽通志,檄各郡邑修志以陈,时祁门县知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