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洋防说略

洋防说略

二卷。清徐家干撰。徐家干,字稚荪,江西义宁(今江西修水)人。生卒年不详。官至荆州(今湖北江陵)知府。据本书其自撰《跋语》中知,徐氏早年“从军苗疆”时就已留心舆地山川之学。癸未(1883)冬,服官来鄂,适“海疆事起”。所谓“海疆事起”即历史上的中法战争。他辅助湖北督帅筹办江防,乃取沿海、沿江形势,详记道里,考校中西各图附载岛屿沙线,分衍为说,并考古今兵防利钝,参以己见,撰成此书。可见是书为抵御外敌入侵而作。此书分上、下二卷,约四万字。上卷的篇目有:奉天海道、直隶海道、山东海道、江苏海道、浙江海道、福建海道、广东海道、长江道里。记述了北起辽东、南至广东的海疆舆地形势。而且不仅记述了地理形势,又指出其战略地位,间有对往昔战事的记载,颇具特色。下卷的篇目有:防海说、防江说、地营图说、润土炮台说、开地隧伏炮说、陆战宜先避敌枪说等六篇。阐述了沿海设防、江防的构想及抵御海上来敌的作战方法。书中多有切实可行的措施建议。如《防海说》中,主张建立海、江、陆联合防御体系。反对拘泥专守海岸的旧法,提出海、陆军互相配合作战。议论中肯,予人启迪良多。又主张重点设防,中国沿海疆域万里,城邑林立。与其处处设防、分散兵力,不如重点设防。论述沿海七省的要害之地可重点防守。如奉天(辽宁)之旅顺,直隶(河北)之天津、北塘,山东之登州,江苏之江阴、龙华,浙江之定海,福建之福州、台湾,广东之广州、琼州,皆为要害之地,宜驻军严备。其余海口,可以略为布置,万一失守,于大局亦无大碍。海疆七省中,又以直隶、江苏二省为重等等。此外,主张“以民卫民”,不与敌长较高低,而是以己之长制敌之所短等,也多有可取之处。此书今有清光绪十三年(1887)刊本,军事科学院军事图书馆有藏。

猜你喜欢

  • 签易

    一卷。明卢翰(详见《易经中说》)撰。是书以六十四卦加太极、两仪、四象、进退、离合、大小、远近等推衍为七十九数。改以竹签代蓍策,每签有辞,又各附以赞释,与方技者流以钱代蓍相类。前有张鹤鸣所撰卢翰小传及卢

  • 翰村诗稿

    六卷。清仲昰保(?-1743)撰。仲是保字羹梅,号翰村,常熟(今浙江常熟)人,生年不详。仲昰保好诗,初学冯武(冯班侄),故其诗格律色泽皆冯氏法。康熙六十年(1721)北至益都,从赵执信,受学,故其诗运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晚清吴趼人(1866-1910)撰。吴研人名沃尧,原字茧人,后来改字研人。广东南海县人,因为住在佛山镇,所以别号我佛山人。他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因家道衰败,二十多岁时到上海谋生,常为报纸撰写小品文。后

  • 诗经稗疏

    四卷。清王夫之撰。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薑斋,衡阳(今湖南衡阳县)人,祖籍江苏高邮。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与兄介之同举于乡。明亡,在衡山举兵,为清军所败。后勤苦著述四十余年。晚年居

  • 卢植礼记解诂

    一卷。汉卢植撰,清黄奭辑。是编用臧庸、马国翰二版本互相校正。如门以向堂为正三句,附属《檀弓》夫入门右下,不附属上文子游趋而就客位下,但为公家讳二句,《诗》、《书》典籍教训也七句,不讳新君二句,收入《曲

  • 春秋传义

    十二卷。清姜国伊(详见《周易古本撰》)撰。该书按《春秋》十二公的顺序,每公一卷。卷首列《春秋义说》,卷末列《春秋补义》,不入卷次。作者认为孔子秉周礼而作《春秋》,故《春秋》取义,惟在劝惩,即圣人以褒贬

  • 周易程朱传义折衷

    三十三卷。元赵采撰。赵采字德亮,号隆斋,潼川(今四川三合)人。生平不详,其书作于暮年。前有赵采《自序》,称孔子殁后,论易者各据己见,泥象数者流于诡怪,说义理者沦于空寂。至宋邵雍,推明伏羲、文王之卦画,

  • 唯室集

    四卷。《附录》一卷。宋陈长方(1108-1148)撰。陈长方,字齐之,号唯室先生,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绍兴八年(1138)进士。曾官江阴县学教授。长方父陈侁,与游酢、杨时、郑浩、陈侁等交游颇深,

  • 文选音残本

    一卷。不著撰人。此编首尾残阙。起任彦升、王文宪文集序之后半。检卷内子目,知在卷第二十三,止于令升《晋纪总论》。在卷第二十五,特与李善注本相校,则为卷四十七至四十九,知所据为昭明原帙。盖《文选》原编三十

  • 别本朱子年谱

    《年谱》二卷,《附录》一卷,并清黄中撰。黄中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本书是为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所作的年谱,初刻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谱》包括朱熹画像、世系、题名录、别录等方面,并附以庆元党籍、吕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