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济阳县志

济阳县志

十四卷,首一卷。清胡德琳修,何明礼、章承茂纂。胡德琳详见乾隆《历城县志》。何明礼字希颜,四川重庆州(今重庆)人,乾隆二十四年(1759)解元,官至知县,为胡德琳门下士。章承茂字佩九,浙江钱塘县(今杭州)人,廪贡生。胡德琳掌济阳后,有修志之志,适何明礼自成都来济阳,以其曾参修《什志》,遂聘其为编辑。起例发凡,稿初就而归四川。延章承茂继其事,德琳证旧志之芜脱,考古证今,一一增补,且十多六、七,前后稿四易,历二年而成。《济阳县志》乾隆三十年(1765)刻本。全书十四卷首一卷,分为:卷一舆地、星野、沿革、疆域、形胜、古迹、市镇、风俗、物产;卷二建置、城池附廨署、仓廒济院、坊表、铺舍、桥梁、津渡、祠宇、茔墓;卷三赋役、户口、田赋、邮政、仓储、盐政、赋税、蠲赈;卷四水利、河道、沟洼、文告;卷五礼乐、学校、庙号、祀典、礼仪;卷六职官、文职、武职、宦绩;卷七选举、征辟、进士、举人、贡生、武闱、例贡、封荫、乡宦、职衔;卷八人物、乡贤、忠荩、孝友、文苑、隐逸、善行、列女;卷九至卷十三艺文、制诰、谕、祭文、表戕、疏、论、辨、说、赋、文、募疏、记、序、题词、传、赞、碑铭、德铭、志铭、诗、诗余、著述;卷十四轶事、杂记、祥异。卷首有序、凡例,图考附八景图。此志纲目清晰,尚能订讹正谬,独创河渠志。济阳地多洼下,乾隆间,迭遭巨浸,故特设河渠志,以示重水利。

猜你喜欢

  • 大岳志

    一卷。明方升撰。方升,生平不详。大岳,又名太岳、太和山。即湖北均州之武当。相传为玄武修真之地。其崇奉自元代始。山上有五座名石碑。一为崇封真武诰碑。一为揭徯斯所撰宫碑。一为揭徯斯所撰瑞应碑。其余两座为戒

  • 尚书考灵曜

    一卷。本书原题阙名。所辑共十一条,其“地有四游”条、“五百载圣纪符”条、“日旁气白者为虹”条,都见《太平御览》所引;而“星为夏期”与“虚星秋候”两条,在《太平御览》中连而为一,此处分为两条;“五星若编

  • 求心书屋易解

    不分卷。清曾传绅撰。曾传绅湘潭人。此书是在坊本易经上添注而成,每卦下面注明互卦、对卦,并兼用卦变解释原文。书中以发明朱子本义为主,对本义中不当之处多给予驳正,对其解说不充分之处予以引伸。如否卦六三包羞

  • 世祖章皇帝圣训

    六卷。康熙二十六年(1687)圣祖仁皇帝恭编,乾隆四年(1739)乾隆皇帝为此书写了序言刊布。全书共有一百一十三则,分为三十二门,主要记述了清世祖章皇帝福临,幼龄践祚,定鼎北京,统一全国的事迹,对顺治

  • 费氏古易订文

    十二卷。清末民初王树楠(1851-1936)撰。王树楠字晋卿,河北新城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官至新疆布政使。入民国后为清史馆总裁。著述颇丰。其易学著作除本书外,亦有《周易释贞》二卷。此书专为

  • 辽史拾遗

    二十四卷。清厉鹗(1692-1752)撰。鹗字太鸿,号樊榭,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康熙举人。博览群书,留心金石碑刻,精于宋、辽史实。所著尚有《宋诗纪事》。《辽史拾遗》成书于乾隆八年(1743)。仿裴松

  • 说文体例

    一卷。近代何容心(生卒年不详)撰。容心字蛰卿,安徽桐城人。何氏认为,有清一代,开示学童的“说文学”著作,以王筠的《文字蒙求》为最佳,举一反三,循循善诱,然犹未尽善,只以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为纲,未以

  • 古文正集二编

    不分卷。旧本题葛鼒、葛鼐评辑。杨廷枢、顾缃二序及鼐自为序,言皆不及鼒,文中评语亦止载鼐字。盖鼒为鼐兄,附名其间,恐实则为鼐作,鼐,字端调,江苏吴县人。生卒年未详。崇祯三年(1630)举人。是书题曰二编

  • 论策全书

    见《朱翼》。

  • 续安邱新志

    二十五卷。民国孙维均、章光铭修,马步元纂。孙维均,民国二年(1913)任安邱县县长。章光铭,民国四年(1915)任安邱县县长。马步元,马文炜的后代。孙维均任县长后,乃集邑人谋修志之事,不久设局于文昌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