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渊鉴类函

渊鉴类函

四百五十卷。清张英(1637-1708)、王士祯(1634-1711)等,奉清圣祖之命编撰而成。张英字敦复,号乐圃。安徽桐城人。康熙六年进士。官累迁礼部尚书,兼管翰林院詹事府。先后历任国史《一统志》、《渊鉴类函》、《政治典训》、《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康熙三十八年,授文华殿大学士。晚年以老病乞休。赐宴畅春园,并御书“笃素堂”匾额赠之。卒谥文端。并著有《笃素堂文集》、《存诚堂诗集》等。王士祯字贻上,号阮亭,山东新城人。顺治十五年进士。扬州府推官总督郎廷佐等荐其“品端才敏,奉职最勤”,内升礼部主事,任国史副总裁,官至刑部尚书。善古文,兼工诗词。其于经风节,多被诗名所掩。著述丰富。有《居易录》、《池北偶谈》、《香祖笔记》、《皇华纪闻》、《渔洋文略》、《载书图诗》、《唐贤三味集》、《五代诗话》等。《渊鉴类函》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编辑成书。名曰《渊鉴类函》,“渊鉴”为宫中书斋名。古之类书自《皇览》以下,多以佚失。所存如唐时的《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六帖》为最古。明俞安期将此类书删去重复,合并为一。名曰《唐类函》,函六朝以前之典籍。共二百卷,四十三部。各部列《艺文类聚》于前,次列《初学记》、《北堂书钞》、《白氏六帖》。其中岁时部又兼取唐韩鄂《岁华纪丽》的内容。有关政典的,又采摘唐杜佑《通典》中的材料。《唐类函》内容较为丰富。但康熙帝以其所收诗文故事仅限于唐以前,所以命张英总领其事,取《太平御览》、《玉海》、《山堂考索》、《天中记》等十几种类书及总集、子史稗编等明以前的文章故事。依据《唐类函》的体例,增其所无,详其所略,汇编而成《渊鉴类函》。全书共四百五十卷。总目四卷。分四十五部,为天、岁时、地、帝王、后妃、储宫、帝戚、设官、封爵、政术、礼仪、乐、文学、武功、边塞、人、释教、道教、灵异、方术、巧艺、京邑、州郡、居处、产业、火、珍宝、布帛、仪饰、服饰、器物、舟、车、食物、五谷、药、菜蔬、果、花、草、木、鸟、兽、鳞介、虫豸。较《唐类函》,分“药菜部”为“药”和“菜蔬”二部,新立“花”部。每部又分若干类,共有二千五百三十六类。此书纲目清楚,便于阅览。凡《唐类函》原有引征的内容,皆标“原”字,本书增补的标“增”字,加以区别。每类的内容又分五项:第一为释名、总论、沿革。引录以《释名》、《说文》、《尔雅》等书的训诂,列在最前,经、史、子、集列后。第二为典故。按朝代先后的顺序排列。第三是对偶,对偶重在工致,不拘引文的朝代。第四是摘句。以构句精炼,辞藻华美为主,或取诗赋,或摘序记。第五是诗文。分体裁汇集。资料的采辑丰富精审,各项引文皆注明出处。《四库全书总目》称曰:“务使远有所稽,近有所考。源流本末,一一灿然。”《渊鉴类函》的卷数虽然还不到《太平御览》的一半。其篇幅却比《太平御览》多一倍。内容非常充实,可供采摭词藻、查阅典故之用。《四库全书总目》称赞曰:“自有类书以来,如百川之归巨海,九金之萃鸿钧矣。与《佩文韵府》、《骈字类编》皆亘古所无之巨制。不数宋之四大书也。”有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内府刊本。清乾隆十三年(1748)武英殿刊古香斋袖珍本、《四库全书》本、清同治光绪年间南海孔氏三十有三万卷堂重刻古香斋本、清光绪九年(1887)上海点石斋影印本、清光绪十三年(1887)上海同文书局影印本、1916年上海同文图书馆影印本、1932年上海扫叶山房影印同文本。

猜你喜欢

  • 济生拔粹方

    十九卷。元杜思敬(生卒年不详)辑。杜思敬,自号宝善老人,铜鞮(今山西省沁县)人。此书辑录了金、元医书十九种。卷一《针经集要》,卷二《云岐子论经络迎随补泻法》,卷三《窦太师流注指要赋》、《针经摘英》(又

  • 文溪词

    一卷。宋李昂英(1201-1257)撰。李昂英字俊明,番禺(今广东广州市南部)人。宝庆三年(1227)进士。官至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卒后谥忠简。李昂英初任临汀推官,陈孝严激军变,尽出家资抚定之。李昂

  • 田子艺集

    二十一卷。明田艺蘅(约1570前后在世)撰。田艺蘅,字子艺,钱塘(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田汝成之子。十岁时从其父过采石,即能赋诗,有佳句。后以岁贡生为休宁教谕,不久罢归。著有《田子艺集》,《留青日

  • 研经堂春秋事义合注

    三卷。清单铎(生卒年及生平事迹不详)撰。单铎,高密(今属山东)人,自署敕授文林郎。其书中所引诸家之说,时代最晚的为孙嘉淦《春秋义》一书。孙嘉淦字锡公,太原(今属山西)人,康熙时进士,乾隆年间官至吏部尚

  • 倭情屯田议

    一卷。原题赵士桢纂,南汇吴省兰辑、德清车宸英校。据此书赵氏原《跋》,是书为备倭之作。其时此类书甚多,尤以郑若曾《筹海图编》为详。但郑氏书成于明世宗嘉靖末年,于东北朝鲜之路,似乎阙略,故特表而出之,撰成

  • 仲景伤寒补亡论

    见《伤寒补亡论》。

  • 离骚辩

    一卷。附《山鬼》不分卷。清朱冀(生卒年不详)撰。朱冀,字天闲,号悔庵,吴县(今江苏吴县)人。朱氏对朱熹《楚辞集注》、林云铭《楚辞灯》甚为不满,故撰《离骚辩》加以反驳,并自立新说。还于书前标“别开生面”

  • 诗经言志

    二十六卷。清汪灼(详见《毛诗周韵诵法》)撰。是书首有张节序。灼作是书,盖本孟子“以意逆志”之说。是书说诗,不明引序及毛、郑、朱诸家之说,不主一家,而意在订诸家之误。如谓《河广》一篇,当作于卫已渡河之时

  • 三元延寿参赞书

    见《三元参赞延寿书》。

  • 桂阳县志

    二十二卷,首一卷。钱绍文等修,朱炳元等纂。钱绍文字子宣,江苏武进人,曾任桂阳县知县。朱炳元,邑人,举人。桂阳县志,创修于明成化年间。嘉靖县教谕翁继荣等曾据成化本续纂。清康熙、乾隆、嘉庆先后有人续纂。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