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湘绮楼词抄

湘绮楼词抄

一卷。清王闿运(1832-1916)撰。王闿运字壬秋,又字壬义,号湘绮,湖南湘潭人。自幼刻苦攻读,熟悉儒家经典。年轻时即用心著述,与邓辅纶等结兰陵词社,号“湘中五子”。咸丰三年(1853)举人。受山东巡抚崇恩聘,开馆讲授。九年(1859)进京应礼部试,受知于肃顺。辛酉(1861)政变后,含悲南下,入曾国藩幕,为镇压太平军和捻军等起义,多有参谋。嗣后退居湘中,潜心著述。光绪四年(1878)应丁宝桢聘,入蜀主尊经书院。继而先后出任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山长及江西高等学堂总教习。三十四年(1908),因湘抚岑春萱的褒荐,授翰林院检讨,旋加侍读。北洋时,受袁世凯聘,出任国史馆馆长,兼任参政院参政。后对袁氏称帝不满,以老病告归。王闿运将毕生主要精力用于著述和教育后进,著作闳富。其文规范贾(谊)、董(仲舒),追慕庄(子)、列(子),汪洋纵肆,颇有先秦诸子之风。其诗墨守古法,沉酣汉魏,尤宗崇庾(信)、鲍(照),向往建安风骨。故被称为近代“汉魏六朝诗派”的扛鼎诗家。且在内容上于时事有关者甚多。其《圆明园词》、《独行谣》等,触及时事,皆饮誉一时之作。著有《湘军志》、《尚书义》、《诗经补笺》、《春秋公羊传笺》、《周易说》等十五种,共二百六十九卷。其诗文辑为《湘绮楼全集》三十卷。本书收词五十七首,附唱和词三首。其词不逞才性而能敛以南宋词人之矩度,故颇具清刚之气,自为词家一作手。内容以写个人悲愁见长,充满时代的失落感。其名篇如〔摸鱼儿〕《庚午题岳阳楼用稼轩韵》、〔长亭怨〕《沙市晴望》、〔辘轳金井〕《废圃寻春见樱桃花感赋》等,皆传诵一时。有民国六年(1917)家刻本。

猜你喜欢

  • 旴江集

    三十七卷。《年谱》一卷。《外集》三卷。宋李觏(1009-1059)撰。李觏,字泰伯,建昌军南城(今江西南城县)人。皇祐初(1060),因其俊辩能文,由范仲淹荐为太学助教,后升直讲。嘉祐中(1060),

  • 敬和堂集

    八卷。明许孚远(1535-1604)撰。许孚远,字孟中,浙江德清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官至兵部左侍郎。事迹载《明史》儒林传。许孚远之学出于唐枢。冯以吾、刘宗周、丁元荐传其所学,皆能有所树立

  • 吟斋笔存

    三卷。清代梅成栋(生卒年不详)撰。梅成栋字树君,天津(今天津市)人。此书是作者的札记,其中诗词评论占多数篇幅,对乡党诗人,尤其是津门诗,记载十分详尽。此书对了解清代诗词有一定参考价值。有屏庐丛刻本。

  • 马卷帖

    一卷。宋苏东坡书。苏东坡(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官至礼部尚书。工诗善文,为宋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清新豪健,独

  • 竹香诗集

    四卷。清席鏊(约1744年前后在世)撰。席鏊字景溪,常熟(今江苏省常熟)人,吴伟业之外孙,生卒年均不详。雍正七年(1729)举人,官内阁中书,工诗,对诗法颇有见地。此集有诗三百余首,乃其友杭世骏所删。

  • 伤寒微旨论

    二卷。宋韩祗和(生卒年不详》撰。韩祗和,北宋哲宗时淇川(今属河南)人,精医学,对伤寒一门尤有造诣。此书成于北宋元祐元年(1086),《宋史·艺文志》不载。原书早已亡佚,只散见于《永乐大典》各卷中。《四

  • 学古编

    一卷。元吾丘衍(生平详见《周秦刻石释音》)撰。此书为篆刻印章技法之书。首列三十五举,详论书体正变及篆写摹刻之法,次为合用文籍品目,一是小篆品,二是钟鼎品,三是古文品,四是碑刻品,五是器品,六是辨谬品,

  • 景苏园帖

    六卷。清杨寿昌刻苏东坡书。杨寿昌字保初,四川成都人,光绪十八年(1892)知黄冈县。以黄州为苏东坡旧游之地,于是刻其书。杨守敬为之鉴定。先刻成四卷,又续刻二卷,多取自《三希堂》、《观海堂》等帖。按其自

  • 健松斋集

    二十四卷。《续集》十卷。清方象瑛(1632-?)撰。方象瑛,字渭仁,遂安(今浙江淳安)人,生卒年不详。方象瑛幼即天资颖异,九岁能诗,十岁作《远山净赋》,令见者惊异。康熙六年(1667)进士,授内阁中书

  • 翠薇花馆词

    二十九卷。卷首一卷。清戈载(约1786-?)撰。戈载字顺卿,又字宝士,号双红词客,清代词人,约为清嘉道间人。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诸生。工于填词,韵律精当。其室题名曰“校词读画斋”。著有《词林正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