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潜江县志

潜江县志

①清王又旦修,朱士尊、向大观纂。王又旦,字幼华,陕西郃阳人,进士,官潜江知县。朱士尊,字伟臣,一字石户,晚年华农老人,本县人。向大观,字望湄,号迈舫,本县人,进士,官怀远知县。按潜江,汉为江陵县地,宋乾德三年(965)始置县,属江陵府,元属中兴路,明初属荆州府,嘉靖后属承天府,清改承天府为安陆,县仍属之。县志自明弘治知县史华创修,万历间知县潘之祥续之,又有吕楠纂县志,先后俱佚。康熙十年(1671),知县王又旦重谋修纂,聘朱士尊、向大观主其事,成志。《潜江县志》康熙十年(1671)刻本。其书今已散佚不全,仅存卷三半卷,卷四至卷七及艺文上下二卷。存目有田赋志、户口志、经费志、铺驿志、河防志及艺文志。朱士尊早年知名,遭逢变革,遂绝意功名,以讲学论文为事。至县中修志,出主志局,同纂者除向大观外,还有本县人李世儒及朱士尊之子载震,朱士尊出力居多。据康熙三十三年潜江县志凡例称,此志开局未及竣工,适值军兴,王又旦去职,其事遂废。故志无完帙,体例也不全。康熙刘焕志,由朱士尊之子朱载震主纂,多据旧本而成。此志虽半佚,亦可从刘焕志知其梗概。② 二十卷,首一卷,清刘焕修,朱载震纂。刘焕,字文山,陕西清润人,监生,官潜江知县。朱载震,字悔人,本县人,选贡,候选知县。县志明代共三修,康熙十年(1671)王又旦曾一度续修,未能成书。刘焕知县事,延朱载震继纂。朱载震为朱士尊之子,康熙十年(1671)时佐其父修志,熟谙掌故,以前志未竟为遗憾,毅然任其事,遂成志。《潜江县志》康熙三十三年(1694)刻本。全书二十卷首一卷。分为:卷一县纪沿革,卷二天官志,卷三舆地志,卷四建置志,卷五学校志,卷六卷七乡祀志,卷八风土志,卷九赋役志,卷十河防志,卷十一至卷十二秩官志,卷十三至卷十四选举志,卷十五至卷十八人物志,卷十九至卷二十艺文志。朱载震修志,效其父,取材慎审,凡事必考其实而后记。而人物、职官诸类,尤不轻易着笔。往昔方志,重在舆地,迨后以人物职官入志,地不变而人事代有变更,县中巨公硕辅,代不乏人。其令子慈孙,欲表彰先世,以鸿儒、士隐、忠节、孝义,纷纷踵告,流俗者为避纠纷,必将尽载简册。朱氏本核必信不浮不夸不曲讳之旨,痛加削芟,此志成后,颇为各方称道。

猜你喜欢

  • 周易王注残卷

    敦煌写本残卷。浙江上虞罗振玉影印本,为唐入写经之一。此残卷为魏王弼《周易》注的第三、第四卷中的内容。据考证,第三卷乃唐高祖时写本,第四卷亦为初唐人所抄写,弥足珍贵。

  • 青磷屑

    二卷。明应廷吉撰。应廷吉原名喜臣,字棐臣,浙江鄞县人,生卒年月未详。明天启丁卯(1627年)进士,曾任砀山知县,淮安府推官,佐史可法幕,赴军前为监纪。应廷吉精于天算勾股之学,足智多谋,善风鉴,于史可法

  • 尚书考灵曜

    一卷。本书原题阙名。所辑共十一条,其“地有四游”条、“五百载圣纪符”条、“日旁气白者为虹”条,都见《太平御览》所引;而“星为夏期”与“虚星秋候”两条,在《太平御览》中连而为一,此处分为两条;“五星若编

  • 保婴经验方

    见《保生碎事》。

  • 诗经申义

    十卷。清吴士模撰。士模字晋望,武进(今江苏武进县)人。此书略于训诂考订而详于诗义引申,以《诗序》为宗,而于后世学者之说,则多取清李光地《诗所》。卷首有李兆洛序,称士模少壮嗜学,至老弥笃,沉潜于程朱,而

  • 陆氏要览

    一卷。晋陆机(261-303)撰。陆机字士衡,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少时任吴牙门将,年二十吴亡入晋,曾任郎中令,相国参军、中书郎等职。机一生著述颇多,除《陆氏要览》外,还有文集四十七卷,后

  • 六书统

    二十卷。元杨桓撰。杨桓字武子,号辛泉,兖州(今属山东)人。累官太史院校书,监察御史,终国子监司业。博览群籍,尤精篆籀之学。著有《六书统》、《六书溯源》、《书学正韵》,皆传于世。此书之大旨是以六书统摄所

  • 算学

    八卷。续一卷。清江永(1681-1763)撰。是书对梅文鼎《历算全书》所论古代历术及算学诸多问题或阐释补充或订正误失。前四卷有“历学补论”、“岁实消长”、“恒气注历”、“冬至权度”,是就历术有关题目申

  • 九九乐府

    一卷。清陈孤湣、郑亦亭(生卒年均不详)著。陈孤湣号鉴湖老髯。此集模仿清潘柽章、吴炎《今乐府》体,与其友郑亦亭合著。其内容为吟咏明朝之事,多含故国之思。因摘题八十一,合为九九之数,故名《九九乐府》。有《

  • 三阶佛法

    四卷。隋代释信行(540-594)撰。信行,俗姓王,魏郡(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市)人。三阶教的创立者。自小出家为僧,他执意刻求佛法,博涉经论,学而不厌。参佛尽礼尤为僧俗称道,每逢塔像必周行礼拜。后于相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