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濂洛风雅

濂洛风雅

六卷。元金履祥(1232-1303)编。金履祥字吉父,号仁山。浙江兰溪人。著有《尚书表注》等。是书乃至正十六年(1356)履祥馆于韩良瑞家齐芳书舍所刻。原本选录周子、程子以至王柏等四十八人之诗,而冠以《濂洛诗派图》。但以师友渊源为统纪,初不分类例。良瑞以为濂洛诸人之诗固皆风雅之遗,第风雅有正变大小之殊,颂亦有周鲁之异。于是分诗、铭、箴、诫、赞、咏四言者为风雅之正。其楚辞、歌骚、乐府、韵语为风雅之变。五七言古风为风雅之再变。绝句律诗则又风雅之三变。具见良瑞所作序中。盖选录者履祥,排比条次者为良瑞。昔朱子欲选古诗为两编而不果。朱子于诗学颇邃,殆深知文质之正变,裁取为难。自真德秀《文章正宗》出,始别为谈理之诗。然其时助成其稿者为刘克庄,德秀因而删润。故所黜者或稍过,而所录者尚未离诗。自履祥此编出,而道学之诗与诗人之诗则千秋楚越。德行文章,孔门即分为二科。儒林、道学、文苑,《宋史》又别为三传。收入《四库全书总目·存目》,并加以介绍。

九卷。清张伯行(1651--1725)编。伯行字孝先,仪封(今河南兰考)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谥清恪。著有《道统录》、《濂洛风雅》。此集为宋至明代诗歌总集,共九卷,乃其官福建巡抚时所刊。所收周敦颐等十七家诗人之诗八百四十首、词二首。其中周敦颐十五首,程颢三十二首,程颐三首,张载五首,邵雍二十九首,游酢八首,尹焞四首,杨时一百零六首,罗从彦五首,李侗一首,朱熹四十一首、词二首,张栻八首,真德秀十四首,许衡二十五首,薛瑄一百二十六首,胡居仁十七首,罗洪先四十一首。集中诗人主要为宋代著名理学家。仅朱熹一人所录,几占全集之一半。各家诗作皆以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绝、七绝的顺序排列。此集的编选,既为显示理学家的诗作与诗人之诗的不同,又为诗“有补于世道”(蔡世远《序》)。故所收多诸子唱和之作,亦以哲理寄托为主。虽不乏耐人寻味之诗句,却终乏佳篇。有《正谊堂全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四库全书》列为存目。

猜你喜欢

  • 太白阴符

    见《太白阴经》

  • 闲居草

    一卷。清董含(1626?-?)撰。董含,字阆石,一字榕庵,号莼乡赘客。华亭(今上海松江)人。顺治十二年(1654)中举人,顺治十八年进士。官于吏部,后因奏销案被罢黜,终生未再为官。著有《艺葵草堂诗稿》

  • 象州志

    ①四卷,清李宏湑、苏洪、陆蔼吉修,蒋日莱、吴光升纂。李宏湑,江南甘泉(今江苏江都)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任知州。苏洪,江南甘泉(今江苏江都)人,监生,乾隆间任柳州府通判,二十七年(1762)知州

  • 诗序

    ① 二卷。《诗序》是研究《诗经》的著作《毛诗序》的简称,其作者从古至今,说法不一。原本鲁诗、齐诗、韩诗和毛诗都各自有序,东汉以后,鲁、齐、韩三家诗及其序散失不存。独毛诗及其序流传下来。一般认为《毛诗序

  • 说文辨字正俗

    八卷。清李富孙(1764-1843)撰。富孙字芗沚,浙江嘉兴人。嘉庆六年(1801)拔贡生。著作甚丰,尚有《春秋三传异文释》、《夏小正异义》、《汉魏六朝墓铭纂例》、《校经廎文稿》等。是编乃是以《说文》

  • 绿窗吟草

    一卷。杨琼华撰。杨琼华,生卒年不详,字瑞芝,汉军人,廉访杨重英之女,举人姚明新之妻。清代诗人。此书刊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书前有凡例、行状,有袁枚所作序言,有蒋士铨、李元叔、吴逢圣、汪中等及小姑

  • 春秋左氏古经

    十二卷。附《春秋左氏五十凡》一卷。清段玉裁(详见《古文尚书撰异》)撰。据《汉书·艺文志》著录《春秋古经》十二篇;又著录《经》十一卷,自注云“公羊、穀梁二家”。古经即左氏经,因十二公而成篇,故有十二篇。

  • 春秋地理考实

    四卷。清江永(详见《周礼疑义举要》)撰。此书前三卷为考辨《春秋》经传之地理,第四卷则是为《春秋传说汇纂》一书中之《王朝列国兴废说》的地理考证加注。此书按经传秩序,对山、川、国、邑地名随文加以辨析,且只

  • 连云簃丛书

    十二种,一百一十二卷。清杨尚文编。杨尚文字墨林,山西灵石人。好读书,喜刊古人著述。此丛书收声韵、金石、历史、地志等方面的著作,共十二种,多为要籍。如元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二卷,为治西北地理的重要著

  • 皕宋楼藏书源流考

    一卷。岛田翰撰。岛田翰,日本近代著名目录学家。光绪二十一年至三十二年间(1905-1916),岛田翰游历我国江南,数度前往皕宋楼。当时陆氏亡故多年,其子不耽此道,所藏渐失,岛田翰为之叹惜,后经他鼓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