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间录
见《河汾燕间录》。
见《河汾燕间录》。
八卷。宋曾几(1084-1166)撰。曾几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赣县(今江西赣县)人。以兄弼恤恩授将仕郎,试吏部优等,赐上舍出身。提国子正,除校书郎。高宗时,历官江西、浙西提刑。忤秦桧罢职,寓居上饶茶
三十卷,清朱孝臧(1857-1931)辑。朱孝臧生平事迹见《淮海居士长短句校记》条。此集为其收编湖州地方历代词人作品之书。湖州因滨太湖而得名,辖地相当于今浙江吴兴、德清、安吉、长兴等县。《湖州词征》根
二十卷。明钟惺(1574-1624)编。生平可见《诗归》条。此书删节《三礼》、《尔雅》、《家语》、《三传》、《国语》、《楚词》、《逸周书》共为一编,以时文之法评点。有内府藏本。
十卷。清原良(生卒年不详)撰。原良字鸣喜,乐安(今属山西省)人。顺治间贡生,官宁都县训道。是编共十卷,每卷分立四字标题。卷一《明宗正学》,上部多讲学之语,下部杂论经义。如称孔子学问源于契、成汤、武丁,
六卷。明马明衡(生卒年不详)撰。明衡字子萃,福建莆田人。明代经学家。正德间登进士第,官至监察御史。以论救邓继曾及争慈寿太后诞辰免朝之事获罪,终身废弃。明衡初受学于王守仁,闽中有王氏学,自明衡始。此书博
五种,十五卷。潘祖荫(详见《滂喜斋丛书》)编。此丛书刻印了其先人潘世恩撰写的《思补堂笔记》,《思补堂笔记》分为荣遇、述德、循陔、思源、掌故、文衡、管间、易名等八项,分列八卷,记载所见所闻,详实可信。其
七十卷。明凌稚隆撰。稚隆字以栋,号磊泉,乌程(今浙江吴兴)人,万历贡生。该书以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为主,采摘诸家之说,对杜注《左传》有所辨正。为便于检阅,又将姓氏、世次、地名、谥号列于卷首。今有北京大
残本二卷。明穆文熙(1528-1591)批辑。文熙字敬止,号少春,东明(今属山东省)人,嘉靖时进士,官至魏郡吏部考功司员外郎、广东副使。此书现存高丽刊本,可惜首尾都已残阙,今存仅第七、八两卷。据清代学
①清董祐诚、②清项名达撰。①董祐诚(详见《割圆连比例图解》)于1821年撰此书一卷。椭圆于明末从西方传入我国,并于十八世纪用于历算之中。对椭圆面积求法已有人研究,但其周长尚无人计算。董氏《椭圆求周术》
① 七卷。元贡性之撰。性之字友初,或作有初。宣城(今属安徽)人。生卒年不详。元季曾为闽省理官。明洪武初,征召不起。避居山阴(今浙江绍兴),更名悦。躬耕自给终其身。集中题画马诗云:“记得曾陪仙仗立,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