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王太傅集

王太傅集

二卷。明王越(1423-1498)撰。王越,字世昌,浚县(今河南浚县)人。明景泰二年(1451)进士,天顺中以御史超拜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进兵部尚书。成化十年(1480)封威宁伯。弘治七年(1494)加少保兼太子太傅。著有《王太傅集》。是集凡二卷,分体编辑,附录杂文。集前有明嘉靖九年(1530)吴洪序,称“其遗稿散佚不传,有郢人高德崇录所见闻刻之于学舍。后又经越曾孙王绍思别辑全集。而此集仅二卷,盖非越全集也”。王越喜为诗,粗豪奔放,不事雕饰。往往酒后命笔,一扫千言,使人有横槊磨盾,悲歌出塞之思(钱谦益语),如“鬓为胡笳吹作雪,心因烽火炼成丹”句,自有一种豪气在诗句中。盖其长年率兵破虏,穿梭于边塞之间,对边塞风土人情心有领会,因此出句便具一种豪放之情。集中之诗大抵如此,虽不事雕琢,尚能动人心魄。此集今有明嘉靖刻本传世,但集名题为《黎阳王太傅文集》,现藏北京图书馆。

猜你喜欢

  • 古画品录

    一卷,又称《古今画品》。南朝齐之谢赫(?-532)撰。姚最《续画品录》称谢赫工画人物,“不俟对看”,只需“一览”,便归室操笔,却能“目想毫发,皆无遗失”,在当时很被推崇和仿效。谢赫有《安期先生图》、《

  • 程朱阙里志

    八卷。明赵滂编。赵滂,歙县(今属安徽)人,生卒及仕履不详。该书主要记载宋代学者程颢、程熙兄弟和朱熹的情况。之所以合为一编,是因为朱熹是徽州婺源(别称新安)人,而二程之墓也在此地。书中分为七门,按门记载

  • 支遁文集

    二卷。东晋支遁(?-366)撰。支遁为东晋高僧、诗人。俗姓关,字道林,世称支公、林公,别称支硎,陈留(河南开封一带)人。一说为河东林虑(河南林县)人。家世信佛。支遁自幼天资过人,善谈名理,二十五岁出家

  • 吟秋小草

    一卷。清钱绿云撰。钱绿云,生卒年不详,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此书刊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宜春馆。

  • 经世民事录

    十二卷。明桂萼(生卒年未详)撰。桂萼,字子实,安仁(今湖南安仁县)人。明正德六年(1511年)考中进士,曾任丹徒、武康、成安等县的知县。嘉靖初年,官至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入参机务。卒谥文襄。《经

  • 五子篡图互注

    四十二卷。宋龚士(生卒年不详)编。龚士字子质,号石庐子。生平事迹不详。此书主要将《老子》、《庄子》、《荀子》、《扬子》、《文中子》五子及注汇集一起,附以图表而成。所集《老子》用河上公注,凡二卷,卷首列

  • 黔记

    六十卷,明郭子章纂。郭子章(1542-1618),字相奎,号青螺,又自号衣生,江西太和县人。隆庆五年(1571)进士,官山西按察使、贵州巡抚、兵部尚书加太子少保。著述甚丰,著有:《豫章书》、《阿育王山

  • 于湖集

    四十卷。宋张孝祥(1132-1169)撰。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居士,乌江(今安徽和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孝宗时,累迁中书舍人、直学士院、领建康留守。不久,以荆南湖北路安抚使,请祠。进

  • 师伏堂集

    十二卷。清皮锡瑞(1850-1908)撰。皮锡瑞,字鹿门,一字麓云,湖南善化(今长沙)人。举人出身。治学崇拜西汉传今文《尚书》的伏生,署所居名“师伏堂”,学者因称“师伏先生”。曾主讲湖南龙潭书院、江西

  • 红杏轩诗钞

    十六卷。清宋世犖(约1800年前后在世)撰。宋世犖,字卣勋,号确山,浙江临海人。生卒年均不详,翰隆五十三年(1788)举人。官至教习、陕西扶风知县。著有《红杏轩诗钞》、《确山骈体文》、《周礼故书疏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