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画山水赋

画山水赋

一卷。后附《笔法记》一卷。旧本题唐荆浩(生卒年不详)撰。荆浩,字浩然,因隐于大行山之洪谷,故号洪谷子,河南沁水(今属山西)人。亦有人认为荆浩为五代之后梁人。荆浩博通经史,善属文,书法宗柳公权,工画佛像,尤妙画山水,著《山水诀》一卷。元汤垕《画鉴》称荆浩之山水画为唐末之冠,其《山水诀》为范宽辈之祖,故此书之本名当为《山水诀》。自汉至唐末,赋体文数变,是书中虽用骈词,然其中或有韵或无韵,仍如散体。至于其后之“笔法记”一卷,说法不一:《王氏画苑》载之曰“画山水录”,《唐书·艺文志》则称曰“笔法记”一卷,陈振孙之《直斋书录解题》则作“山水受笔法一卷”,盖陈氏所记为其本名,唐志所载为其简称,《王氏画苑》所注为后人改名。《画山水赋》一卷总结山水画之旨要:“凡画山水,意在笔先。丈山、尺树、寸马、豆人,此其格也。”以精到的笔法概括出山水画的基本布局:远山无坡、远水无波、远人无目、远树无枝等等,对山水之画颇具启发。《笔法记》一卷称其隐居且躬耕太行洪谷之时,于山谷石岩间遇一叟,得其讲授笔法“六要:一曰气,二曰韵,三曰思,四曰景,五曰笔,六曰墨”。其中亦品评古今善画名家,尤推重王右丞等,对于名画家吴道子,则以为“笔胜于象……亦恨无墨”。以上二书之语虽显拙涩,中间忽作雅词、忽参鄙语,似为稍知字义而不知文格之艺术家所依托为之,非本书原有,但其论亦颇具可采者,对后世作山水画仍具很重要的指导作用。是书有明刊本、《画苑》本、《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经传小记

    三卷。清刘台拱(详见《论语骈枝》)。台拱秉承家学,深研程朱理学,并以圣贤之道约束自己,但又不专主一家。汪中《述学别录》有《与刘端临书》称:“每以足下笃信宋人为恨”。但台拱解经,却一本汉学,专主训诂。本

  • 诗人玉屑

    二十卷。宋魏庆之撰。魏庆之,字醇甫,号菊庄,建安(今属福建)人。生卒年不详。博学多才,不求科第,唯喜菊,种菊花千丛。经常和骚人逸士畅谈,举杯作诗。所著诗话《诗人玉屑》,又称《诗益嘉言》。凡二十卷(或为

  • 晁氏新书

    一卷。汉晁错(前200-前154)撰,清马国翰辑。晁错,颍川(今河南禹县)人。初从张恢学习申不害、商鞅的法家学说。汉文帝时任太常掌故,汉景帝时任御使大夫,主张削夺诸侯王国封地,加强中央集权。后遭谮被杀

  • 商君

    见《商子》。

  • 中庸四记

    一卷。清李光地(详见《大学古本私记》)撰。光地著有《中庸余论》、《中庸章段》。是书刊于道光五年(1825)。其玄孙李维迪于跋中说,从售书者中检查是书为先公手迹,又书中有两处与先公著书相同,故认定是先公

  • 受菩萨戒仪

    一卷。陈代释慧思(515-577)撰。慧思,俗姓李,南豫州汝阳郡武津县(今河南上蔡县)人。少年“以弘恕慈育知名,闾里称言”。因屡次梦见梵僧劝他超群脱俗,乃于十五岁奉佛出家。他时不废日,刻意苦学,诵《法

  • 新集备急灸经

    一卷。不著撰人。据考当为唐五代之作。书中言灸不言针,显与王焘所作《外台秘要》极言针能死活人之说暗合,当有师承关系。书前有小序一首,句式整齐,骈丽对偶,述撰作要旨:“四大成身,一脉不调,百病皆起。或居偏

  • 字书

    不著撰人名氏。按,《隋书·经籍志》列字书之目凡三:一曰《古今字书》十卷,二曰《字书》三卷,三曰《字书》十卷,均未言何时何人所撰,原书早已亡佚,无从可考。惟于群籍所引尚可略见端倪,但三者亦无法区分,清与

  • 浙学宗传

    无卷数。明刘鳞长撰。鳞长字孟龙,号乾所,晋江(今属福建)人。生卒不详。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官至南京户部郎中。该书主要记述浙江地区儒家学者的事迹,是鳞长官浙江提学副使时所作。在此之前,有周汝登

  • 倚月楼词稿

    四卷。清周天麟(生卒年均不详)撰。天麟字石君,丹徒(今属江苏)人。此书共四卷,共收词十八阕。其中卷一有《减字木兰花》、《齐天乐》、《百字令》、《浪淘沙》、《念奴娇》、《忆江南》、《高阳台》、《蝶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