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痘证理辨

痘证理辨

一卷,附方一卷。明汪机(生平事迹详见《针灸问对》)撰。此书成于嘉靖元年(1522)。为汪氏感于痘疹流行,害人甚众,于是遍查诸书,欲以救人而著。书中先列诸家治痘方法,后引浙中魏直所著之书《博爱心鉴》中有关小儿痘疮论治之说,加以辨析。书后附痘图、痘方。汪氏对魏氏论说深为推崇。其论痘皆主于火。然痘虽为胎火之毒,有虚实之异,治则应攻补互宜,况痘病又往往多兼杂证,故拘泥于一说,亦多失误。汪氏在此书自序中称嘉靖九年(1530)痘灾盛行,故探索群书,见有论痘疮者,辑为一编。此书论述详备,辨析清楚,颇有实用价值。有崇祯六年(1633)祁门朴墅汪氏祠堂汇刻本,上海石竹山房石印本。

猜你喜欢

  • 传经表

    一卷,附《通经表》一卷。清洪亮吉(详见《毛诗天文考》)撰。书成于乾隆四十六年洪亮吉在陕西巡抚毕沅幕府之时,大约是毕沅嘱其代撰,因此原叙即署毕沅的名字。章氏式训堂丛书因之标作“毕沅撰”,不妥。现从其本集

  • 道德真经三解

    四卷。元邓锜(生卒年不详)撰。邓锜,元人,号玉宾子,其余事迹均不详。撰有《道德真经三解》。邓锜认为,老氏之学,以《真常》为主,道德为宾,以前各家注解常将二者混为一谈,妄生异端;而各家注疏,假借玄谈,不

  • 同文尚书

    三十一卷。清牟庭撰。牟庭原名牟廷相,字陌人,号默人,栖霞(今山东栖霞县)人,乾隆乙卯科优贡生,曾任观城县训导。牟庭的这部《同文尚书》,以今、古、真、伪为自己的研究对象,释疑辨惑,正伪补阙,并利用自己深

  • 春秋或问

    ① 二十卷。附春秋五论一卷。吕大圭(生卒不详)撰。吕大圭字圭叔,号朴乡,南安(治今江西大余)人,宋代经学家。淳璠进士,官至朝散大夫,行尚书吏部员外郎,兼国子编修,实录检讨官,崇政殿说书。出知漳州军、节

  • 树莞背遗诗

    一卷。清郑淑昭(1826-1877)撰。郑淑昭,字班班,贵州遵义人。郑珍之女,四川新宁知县赵廷璜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所收起于同治十年(1871)止于光绪二年(1876)期间作品。按年代编排次序。书前有

  • 何猿叟日记

    一卷。清代何绍基(生卒年不详)撰。何绍基字子贞,号东洲,一号猿叟。道光进士,官编修,精于经史研究,尤工于书法。著有《惜道味斋经说》、《说文段注驳正》、《诗文集》等。此书是作者在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

  • 素灵微蕴

    四卷。清黄元御(生平事迹详见《周易悬象》)撰。此书为黄氏研究《内经》心得。所以称为“素灵微蕴”,是因黄氏以《素问》、《灵枢》等经典著作为本,阐发其中精微奥妙之义蕴。书成于乾隆十九年(1754)。书中载

  • 道学渊源录

    一卷。清王植(详见《四书参注》)撰。本书分别记述从祀孔庙的先贤先儒的事迹、官爵,并考其从祀时间。其文大体因袭《阙里志》诸书,无所考证。而在卷首序文中,则与朱熹、陆九渊流派争之甚力。盖王植虽倾向于心学,

  • 历算全书

    六十二卷。梅文鼎(1633-1721)撰。梅文鼎字定九,号勿庵。安徽宣城人。著书八十多种,主要成就在天文学、数学方面。是书汇集梅氏所著二十九种,言历者居前,言算者列后。内容大体可分三部分:一是历学理论

  • 仪礼注疏详校

    十七卷。清卢文弨(1717——1796)撰。文弨字绍弓,一作召弓,号矶鱼,又号抱经、石鱼、粲斋,晚号弓父,学者称抱经先生。浙江余姚人,乾隆十七(1752)年进士,官至提督湖南学政。卢氏精于校勘,一生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