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痛史

痛史

共三集二十五种。第一集二十种,第二集一种,第三集四种。乐天居士辑。乐天居士,真实姓名及事迹不详。此编汇辑明清之际的野史汇编。第一集辑有《福王登极实录》、《哭庙纪略》、《丁酉北闱大狱纪略》、《庄氏史案》、《研堂见闻杂纪》、《思文大纪》、《弘光实录钞》、《淮城纪事》、《崇祯长编》、《浙东纪略》等二十种;第二集为《甲申朝事小记》;第三集有《虔台逸史》等四十一种。该书编成于辛亥革命之际,故对于明朝灭亡、清军入关之残暴、江南人民抗清斗争以及清初文字狱等方面情况记述得极为详备,以唤起人民参加推翻清朝统治的斗争,取义于“国有忧患,民有余痛”,故名“痛史”。该书辑录的皆为当时所罕见的珍贵史料,其中如《东塘日札》(即《嘉定屠城纪略》)系根据未被改窜的旧抄本辑录,史料价值很高。出版后得以广泛流传。有宣统三年(1911)商务印书馆铅印本。

二十七回。晚清吴趼人(详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著。长篇历史小说,叙南宋末年在元军大举南攻之下败亡失国的历史。书中描写了以宋度宗为代表的南宋皇室昏庸偏安、在强敌入侵时惊惧无措的衰朽局面,大力指斥抨击了以贾似道为代表的汉奸人物,歌颂了文天祥、胡仇、谢枋得等危难之际奋力抗敌报国的民族英雄,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异族入侵的无比愤慨。该书以南宋末时民族危亡的历史为背景,着力攻击了汉奸人物的无耻侍敌、卖国求荣。书开头第一回就说:“说也奇怪,那些投降到外国的中国人,……非但没有尽忠报国的心,反有一种卖国求荣的心,真叫人无可奈何了。”可见该书于清末国势衰微、帝国主义势力入侵的形势下写南宋这段历史,其中明显寄寓着作者对现实的痛心和感愤。阿英先生评价说:“在晚清的讲史中,这是最好的一部。无论是内容上,或是技术上,都有很好的成就。这小说在当时影响很大。”该书光绪二十九年(1903)在《新小说》上连载刊出,1911年上海广智书局出版单行本。1956年,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整理校正本。

猜你喜欢

  • 东园丛说

    三卷。南宋李如箎(生卒年不详)撰。李如箎生平事迹不详,据卷首自序称,为括苍人,时为桐乡丞。正德崇德县志载,宋李如箎,字季牖,崇德人,少游上庠,博学能文,著有《东园丛说》、《乐书》行世,晚以特科官桐乡丞

  • 四书虚字讲义

    一卷。清丁守存撰。守存字心斋,山东日照(今同)人。官至广西布政使。是书首有何国琛序,大旨取四书中七十五个虚字,先引《尔雅》、《说文》、《玉篇》、《广韵》诸书,释其音义,继就行文之委曲变化,推阐其所用,

  • 珍珠囊指掌补遗药性赋

    四卷。金李杲(生平事迹详见《内外伤辨惑论》)撰(一题金张元素撰)。又名《珍珠囊药性赋》、《雷公药性赋》。为多种不同时期的同类著作合编而成。其中《珍珠囊》为张元素撰(又名《洁古珍珠囊》、《洁古老人珍珠囊

  • 古夫于亭杂录

    六卷。清王士祯(详见《古欢录》)撰。此篇乃士祯解官刑部尚书归乡撰成《香祖笔记》后,又博采所见所闻,撰著而成。因其所居鱼子山有古夫于亭,所撰无固定体例,不分顺序层次,属杂录之类,故命名《古夫于亭杂录》。

  • 西汉会要

    七十卷。南宋徐天麟撰。徐天麟字仲祥,南宋临江(今江西清江县)人,伯父为南宋史学家徐梦莘。开禧元年(1205)进士,历任惠州、潭州通判及英德府知府,政治清明,晚年谢官回籍。幼时受父亲及伯父影响颇深,平生

  • 桂坡集

    十五卷。明左赞(?-1489)撰。左赞,字时翊,南城(今江西南城县)人,生年不详。明天顺元年(1457)进士,授吏部主事,历浙江参政,官至广东布政使。著有《桂坡集》。是集。分为前集五卷,后集八卷,皆为

  • 时用集

    无卷数。清陈訏(1649-1732以后)撰。陈訏,字言扬,浙江海宁人。从师黄宗羲。与查慎行同里,相友善。故文格、诗格也受其影响,但其作品终亚于二人。康熙年间由贡生官淳安教渝。陈訏工诗文,《时用集》有正

  • 岳雪楼鉴真法帖

    十二卷。清孔广陶辑此帖始刻于同治五年(1866年),刻成于光绪六年(1880)。所收从隋唐至清代书人,以及其先人遗墨。嘉庆、道光年间,叶云谷、叶蔗田兄弟以所藏名迹勒石,贮于耕霞馆,未成帖而石归孔氏,孔

  • 金石录补续跋

    七卷。清叶奕苞撰。叶奕苞,详见《金石录补》条。本书著录殷周铜器及汉唐碑刻跋尾一百三十二篇。其中有些文字偶亦收入王昶所著《金石萃编》中,只说引自金石后录,没有提作者名字。书中有些考释有精到之见。如汉仙人

  • 七十二候诗

    一卷。明顾德基(约1644年前后在世)撰。顾德基,字用晦,江苏常熟人。生卒年不详。生平亦待考。此集以七月七十二候各为七言律诗一首。四库著编者称,其词旨凡鄙,殆不足观。以古人从无此题,姑存以备一体。有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