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石埭县志

石埭县志

①八卷,明黄蓥修,冯光浙等纂。黄蓥,江西赣县人,举人,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来任石埭县知县。冯光浙,石埭县司教。石埭县志自明弘治四年修后,已五十余年未经纂辑,且旧志历时既久,亦复残缺,无可稽考,黄蓥莅任,有志于重修,乃设局纂辑,延冯光浙等主其事,于嘉靖三十五年(1556)告竣。此志析为八篇:舆地篇、风土篇、建置篇、赋役篇、祀典篇、官秩篇、人物篇、杂著篇,又于各篇之下,别分子目,共六十有七,而以图列之篇首。此志体例,仿《大明一统志》,而略有变通,分列纲目,粗具规模,且于旧志之遗阙,亦多厘正。旧志于户口、土田、赋役、物产,皆略而不书,此则悉为增益。有明嘉靖三十五(1556)刻本。②八卷,清姚子庄修,周体元纂。姚子庄,字六康,广东归善县人,康熙五年任石埭县令。周体元,石埭县儒学训导。石埭县,乃古丹阳郡,明以石埭属池州,清因之。石埭有志,创于明成化,迄嘉靖、万历而三修,下距此志,已七十余年。康熙九年,石埭知县姚子庄,延周体元司任编纂,摭拾遗书,博采遗事,历五载而志成。此志卷一为舆地志;卷二为风土志;卷三为建置志;卷四为赋役志;卷五为秩官志;卷六为选举志;卷七为人物志;卷八为艺文志。又于各门之下,别分子目,共七十有八。此志《赋役志》门,于其《起解》、《支给》、《申详》、《条议》等诸目中,叙录颇详,一县财政,了如指掌。观其全志,分析精密,记载完备,在清初方志中,堪称佳著。有康熙十四年(1675)刻本、民国二十四年(1935)铅印本。

猜你喜欢

  • 历代赋格

    十五卷。清陆葇(1630-1699)编。陆葇,原名世枋,字义山,一字次友,号雅坪,浙江平湖县人。康熙六年(1667)进士,管内秘书院典籍。召试“博学鸿儒”一等,授翰林院编修,分纂《明史》。后奉命值南书

  • 老子道德经义疏残卷

    或曰唐刘进喜(生卒年不详)撰。刘进喜,隋唐时著名道士,精通老子之书,所注《老子》风靡一时。当时佛道之争相当激烈,武德九年(626),传说刘进喜所作《显正论》大挫佛家声势,刘进喜因此名声更振,更为道家推

  • 安雅堂文集

    九卷。清宋琬(1614-1673)撰。(生平详见《永平府志》(辞目))。宋琬诗入杜韩之室,作品都是感世伤时之作。王士祯把他与施闰章相提并论,称谓“南施北宋”。此集共九卷。初刻于康熙五年(1666),收

  • 天方典礼择要解

    二十卷。清刘智(约1660-1730)撰。智字介廉,晚年自号一斋,江苏上元(今南京)人,回族。初读儒家经史子集和佛、道经书,后钻研阿拉伯文和波斯文,专门研究伊斯兰教义。著作及翻译较多,流传的有《天方性

  • 玉篇残卷

    陈顾野王撰。参见《重修玉篇》。①五卷。这是清光绪初年遵义黎庶昌出使日本时所见到的古本《玉篇》残卷。起初在东京柏木探古处见到以下四卷:第九卷“言”部至“幸”部共22部、第十八卷后半“放”至“方”部共12

  • 述古丛钞

    四集,三十种,一百四十九卷。清刘晚荣编。刘晚荣生平事迹不详。根据自序上记载,他少年时读书甚勤,中年后迫于生计,弃学经商,但仍不忘读书、藏书,后汇编所藏之书成四集,名曰《述古丛钞》,是取孔子“述而不作,

  • 沙县志

    十二卷,清林采修,周起泰等纂。林采,字梅庄,广西平乐人。康熙三十六年(1697)任沙县知县。周起泰,曾任沙县县丞。明嘉靖十五年邑令方绍魁新修。嘉靖二十四年邑令叶联芳又修。万历十九年邑令徐显臣复加纂辑。

  • 万源县志

    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刘子敬修,贺维翰纂。刘子敬,曾任万源县县长。贺维翰,天彭人,清翰林院编修。其志清初始于程溥,而书不传。嘉庆中李恒嘉复事编纂,书又毁于兵燹。光绪邑令杨汝偕手辑太平县志十卷,传于世。

  • 徐光启行略

    一卷。比利时人柏应理(?-1692)撰。柏应理为比利时耶稣会士。1658年同南怀仁等三人一道来华。著有《孔子哲学》等书。此书是作者因在江南传教,得到徐光启孙女甘弟大的许多帮助,因此为表彰徐光启等在传播

  • 深宁年谱

    一卷。清张大昌(生卒年不详)撰。该书记南宋大儒王应麟事实。就钱大昕与陈仅各撰《王深宁年谱》分别取舍,又复广为搜集考证而成,增益颇多。谱后记所著书目,并著其存佚。复录陈著、袁楠、郑觉民、全祖望等诗文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