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石经考

石经考

一卷(石经汇函本)。清顾炎武撰。宋王应麟《困学纪闻》称石经有七种:“汉熹平则蔡邕,魏正始则邯郸淳,晋裴颁,唐开成中唐玄度,后蜀孙逢吉等,本朝嘉祐中杨南仲等,中兴高庙御书。”其实,石经只有六种。关于晋石经,《晋书·裴传》虽有“奏修国学刻石写经”之语,但议而未行。对石经的考证工作,是从顾氏此书开始的。其后杭世骏作《石经考异》,认为顾氏述矣而不详,详矣而不辨;瞿中溶作《汉石经考异补正》,则认为顾氏沿《隋书·经籍志》之误,对于汉石经是一体还是三体,不能确定。但今考顾氏此书,在“《隋志》魏正始中又立一字石经”下顾氏注云:“按晋魏二书,皆云立三字石经,此独以为一字,则所谓‘因科斗之名,遂效其形’者安在邪?”这说明顾氏并非不辨,并且确知三体者为魏石经。如此,则一体者为汉石经就没有什么疑问了。又顾氏《日知录》卷二十一“五经文字”条引《晋书·卫恒传》下,顾氏注云:“《后汉书·儒林传》误三体书法为熹平所刻。”此亦一证。杭世骏又谓胡三省注《通鉴》凿指三字为魏所立似亦有理,而顾氏独不之采。但杭氏不知顾氏此考中固已明言三字石经为魏所立,并据卫恒《四体书势》,断三字石经非邯郸淳书。较杭氏之游移无定,顾氏的识见确实高出许多。杭、瞿二氏对顾氏的批评,似误于失察。

一卷。①清顾炎武撰。顾炎武,详见《求古录》条。此书考释石经七种。西晋裴頠所刻石经,后世无传。唐开元以后所刻石经,在考释上也无争议。唯有汉魏碑二种,后人争论不休。宋赵明诚作《金石录》、洪适作《隶释》,始详为核定,以一字为汉,三字为魏,虽然考证比较细致,但引证仍然不多,论者仍有所疑。顾炎武在此书中,博列众说,互相参校,发前人所未发,阐述了他的新见解。如:三字石经,他根据晋书法家卫恒的书法笔势考证,认为三字石经不是邯郸淳所书。传本有“四库全书”本。② 清万斯同撰。万斯同(1638-1702),字季野,学者称石园先生,浙江鄞县人,史学家。康熙十七年(1678)被荐博学鸿儒,力辞不就。次年到北京,参加修撰《明史》,不署衔,不受俸,前后19年。他熟悉汉以下制度沿革和明代史事。著有《历代史表》等书。关于石经的沿革异同,唐宋以后,颇有争论。顾炎武集诸家之说,著《石经考》,在考证上有始发之功。万斯同编撰本书,书名与顾炎武同,书中也悉采顾氏之说,同时还采引吴任臣、席益、范成大、吾衍、董诸家之论,间或也阐附自己的一些见解。虽不若杭世骏《石经考异》之详辨,但比顾氏书,已为完备。顾氏书详于汉魏,而略于唐宋。万斯同则以唐宋石经,引证特详。如果合顾、万、杭三家书,参互考证,则较为详备。传本有“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伤寒心要

    一卷。金镏洪(生卒年不详)编。镏洪号瑞泉野叟,都梁(今湖南武岗)人。学术上尊崇刘河间之学。此书即敷衍刘河间之说。书中首列伤寒心要论,又载有双解散、小柴胡、凉膈、天水合服、凉膈合小柴胡、大柴胡合黄连解毒

  • 介庵经说

    九卷。即《九经集解》。

  • 孝经疑问

    一卷。明姚舜牧(1543-1622)撰。舜牧,详见《易经疑问》条。该书认为,《孝经》语意联贯,不应分章,尤其不宜立章名。因全部删去。其诠释之文皆老生常谈,无新意。该书亦认为经文多出汉儒附会,或有义不接

  • 督蜀疏草

    十二卷。朱燮元撰。朱燮元(1566-1638),明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字懋和,号衡岳。万历壬辰(1592)进士,由大理寺评事历官四川布政使。天启元年(1621),以四川永宁宣抚使奢崇明及贵州水西土目

  • 姑苏杂咏

    二卷。明周希孟、周希夔同编。周希孟、周希夔二人字号、籍里及事迹均不详。是书上卷为高启原唱,下卷为其祖南老续作。高启诗凡古体一百三十六首。南老复因其题,各赋五言六韵。末又增叠韵吴宫词一首,补遗四首,附词

  • 刘向孝子传

    一卷。

  • 楚辞评注

    十卷。清王萌(生卒年事迹不详)撰。王萌,字逊直,竟陵(今湖北天门)人,诸生。《楚辞评注》卷首有王萌自序,目录,并附《后记》。《后记》说到各篇作者和此书弃取篇目标准等问题。此书由王萌评注,其侄王远(字带

  • 刘向五经通义

    一卷。清洪颐煊(1765-1833)辑。颐煊字旌贤,号筠轩,晚号倦舫老人,洪震煊兄,浙江临海人,经学家。嘉庆辛酉(1801)拔贡。少时刻志力学,一生勤研经史。嘉庆时客孙星衍粮道署,读平津馆藏碑;阮元督

  • 六书说

    ①一卷。清江声(1721-1799)撰。江声字鳣涛,改字叔沄,号艮庭,元和(今江苏吴县)人。师事惠栋,宗汉儒经说,精小学,善考据,主要著作有《尚书集注音疏》、《六书说》、《释名疏证》、《论语俟质》、《

  • 晦庵文钞续集

    四卷。明崔铣(1478-1541)编。崔铣,字仲凫,一字子钟,亦字后渠,安阳(今属河南)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授编修。历为南京礼部右侍郎。宣德间,常熟吴讷有《晦庵文抄》六卷,崔铣以其未备,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