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礼经释例

礼经释例

十三卷。清凌廷堪(1755——1809)撰。廷堪字次仲,号仲子,歙县(今安徽歙县)人,乾隆五十五(1790)年进士,官至宁国府教授。事迹具《清史稿》本传。书首有凌氏自序,大抵言礼经之例于治经很重要,凌氏积十余年之功,数易其稿,乃成是书。凌氏将礼经之例分为八类,即通例、饮食之例、宾客之例、射例、变例、祭例、器服之例、杂例。书凡十三卷,卷一为通例上,自“凡迎宾,主人敌者于大门外,主人尊者于大门内”至“凡君与臣行礼,皆不送”;卷二为通例下,自“凡接受之礼,同面者谓之并授受”至“凡设席南乡北乡,于神则西上,于人则东上;东乡西乡,于神则南上,于人则北上”;卷三为饮食之例上,自“凡主人进宾之酒谓之献”至“凡献工与笙于阶上”;卷四为饮食之例中,自“凡一人举觯为旅酬”始至“凡燕礼使宰夫为主人,食礼,公自为主人”;卷五为饮食之例下,自“凡醴皆设木四,用笾豆”至附《仪礼释牲》上下二篇;卷六为宾客之例,自“凡宾至使人郊劳”至附《觐义》一篇;卷七为射例,自“凡射皆三次”至附《射礼数获即古算位说》一篇;卷八为变例,自“凡始卒”至附《封建尊尊者考》一篇;卷九为祭例上,自“凡士祭尸九饭“至”凡祭尸不就洗,别设槃待之’;卷十为祭例下,自“凡傧尸之礼”至附《诗·楚茨考》;卷十一为器服之例上,自“凡所以冯者曰几”至“凡取失之器曰福,饮不胜之器曰丰”;卷十二为器服之例下,自“凡衣与冠同包”至附《论语狐裘黄裳说》;卷十三为杂例,自“凡乡饮乡射明日息司正,略如饮酒之礼‘至“凡冠于称庙,薨于寝”。《仪礼》一书向称难读,凌氏独能荟萃仪节,条分缕析,理其端绪,考其异同,审其差别,观其会通,皆以例释之,若网在纲,如衣挈领,分类附丽,清世治《仪礼》者无与堪比。有《皇清经解》本。

猜你喜欢

  • 赐葛堂文集

    六卷。清岳震川(1754-?)撰。岳震川字一山,洋里(今陕西洋县)人。乾隆进士,官中书舍人。岳震川勤于学,博览百家,能文,自成一家。不慕荣利,引退归里,奉养老母。本文集第一卷为杂著,辑文二十六篇;第二

  • 巢县志

    二十卷。清于觉世修,陆龙腾等纂。于觉世,字赤山,山东新城县人,进士,官河南归德府司理,改授县任,清康熙七年(1668)来任巢县知县。陆龙腾,号乡先生,邑人,贡士。巢县古志无传,明季一修于弘治五年县令林

  • 新论拾补

    不分卷。清卢文弨撰。是书为群书拾补第二十九种。卢文弨初以程荣本《新论》,校何充中本,大体相同,嗣以《道藏》本校之,既成此书。唯不及袁注耳。《刘子》一书,杂集周秦两汉诸子而成,错误之处,本易推寻,文弨只

  • 箐庵遗稿

    一卷。清汪筠(约1644-1689间在世)撰。汪筠,字禹次,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均不详。为汪琬长子。少补吴江学诸生。三十二时患病咯血而死。汪琬得其遗诗数首,为刊附于汪氏家传集后,名为《箐庵遗稿

  • 孙庞斗志演义

    二十卷。明本题“吴门啸客述”。复有题“澹园主人编次,清修居士修订”者。作者真实姓氏不详。书成于明末崇祯年间。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叙战国时期孙膑和庞涓的故事,又名《前七国志》。书二十卷二十回,每回有偶句题

  • 少阳集

    十卷。宋陈东(1087-1128)撰。陈东,字少阳,镇江丹阳(今江苏镇江市)人。东以贡入太学。钦宗时,曾上书论蔡京、童贯、王黼、李彦、梁师成、朱勔六人为六贼,请诛之以谢天下。李纲被罢官时,曾率诸生伏宣

  • 河南通志

    ①四十五卷,明邹守愚修,李濂、朱睦纂。邹守愚,字若哲,福建莆田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授户部主事,历任员外郎中,出守广州,后升江西学政,调山东,嘉靖三十四年(1555)以右副都督史巡抚河南。周年

  • 外交部藏书目录

    七卷,首一卷。曹汝霖、许同莘等编。曹汝霖(1877-1966),字润田,上海人,中进士后授职六品奏任官主事。袁世凯政权时,首任交通总长、交通银行总理、财政总长,五四运动中被罢免。抗日战争时期在北平任临

  • 江南名胜图咏

    六册。清郭立、方衷恒辑。此书不分卷。书成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清高宗三次南巡,临抵江南(今江苏省)省属江宁(今南京)、扬州、镇江、常州、苏州等处名胜,颁赐御制诗章匾联,恭录敬镌,载于册首。书所载

  • 雪堂墨品

    一卷。清张仁熙撰。张仁熙,字长人,号藕湾,广济(今湖北广济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著作有《雪堂墨品》。是书主要记载宋荦任黄州通判时,其家所收藏的墨品。据宋荦所著《漫堂墨品》推算,张氏之书大约作于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