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礼记外传

礼记外传

一卷。唐成伯玙(详见《毛诗指说》条)撰。清张幼伦(生卒不详)注。幼伦吴郡人,事迹均无考。是书仿《白虎通》体例,就古礼制发挥义蕴,各有依据,大致以郑学为宗。而其论“寿过百二十为失归袄怪”,论“五运”涉及魏晋。考晁公武《读书志》云:“《义例》两卷,五十篇;《名数》两卷,六十九篇。虽以《礼记》为目,通以《三礼》言之,疑此两条在《名数》中也”。今就辑本言之,如“五斋”、“三酒”、“六饮”,本《酒正》及《浆人》;“斩裒以六寸之布广四寸为衰”,本《丧服记》;“禘大祫小”,本《鲁禘祫志》(详见陈道祥《礼书》七十一引),而知王肃、张融、孔晁辈称“禘大祫小”者皆俗儒(详见《王制疏》);“天子庙主长尺二寸”,本《五经异义》(《曲礼》及《通典》四十八引),及《公羊·文二年传》何注,而知《穀梁》麋信注引卫宏说“右主八寸,左主七寸”者非古制(详见《穀梁·文二年传疏》引);“斋必变食,去其荤羶”,本《庄子·人世间》,而知朱彝尊《曝书亭集》、俞樾《论语郑义》,必援《周礼》“王斋日三举”,以议《论语》朱注者,失之偏颇;“将敛时先铺衾于紟下以举尸”本《丧经·丧亲章》而知《丧大礼疏》执《孝经》云“衾”不云“紟”,以议《皇侃义疏》者,失于拘泥;推之“经者实也”,本《檀弓》;“缌者如丝也”,本《丧服传注》及《释名·释丧制》;“学者觉也”,本《白虎通·辟雍篇》,学觉叠韵,胜于训“效”训“悟”;“籍者借也”,本《载芟序笺》甸师法及《说文·耒部)耤篆注,籍借双声,胜于训“耕”训“蹈”。凡若此类,义据宏深,去取精当。唯“夏至祭皇地祇于方泽”四句,则《孝经·纬)云“后稷为天地主,文王为五帝宗”(《唐书·儒学·沈伯仪传》引)。是周人祭地祇,配后稷不以后土。盖与《曲礼疏》“夏正之月”及“建申之月”两说,同以一意为言,皆不足据。又“毁庙无时祭”,则《天保》云“祠蒸尝,于公先王”。《异义》引古左氏说亦云“时享及二祧”(《御览》五百二十八引)。则“时祭”及“毁庙”确有明证,其说实不足为信。又“凡棺之重数”一节,谓“从内数向外,其意不数亲身之榇”,深得《檀弓》之旨。又“杝棺”一节,郑注云“所谓杝棺”,此“杝”即“椑”,乃以为“兕革棺一名椑棺,又名榇”。实为不合古制。又谓“兕革棺各三寸,椑棺八寸,属棺四寸,大官六寸”,与《丧大记》“君大棺八寸,属六寸,椑四寸”不相合,疑传写有误讹。张注也颇简明,如“名之傩者,取群隶为傩傩之声”,足补诸家所未及。《漆书》“谥号曰神主”,即本《异义》“皆刻谥于背”为说,可见古之主,但称“谥”不称“某祖考”。而明世宗之于武宗曰皇兄,于孝宗曰皇伯,尤为不经,惜当时无有援此正之者。再至以,《月令》为秦书,则沿郑注之失。《御览》五百六十二引“古者生无爵,死无谥。谥法周公所为也,尧舜禹汤皆后追议其功耳。”此本失辑,当补。考谥法起于殷初,故《白虎通·谥篇》以“尧舜为号,成汤为谥”。郑注《郊特牲》则以“古者,为殷以前”。成氏盖本郑说。其书广及《三礼》,当为《三礼总义》之类,而既以《礼记》为目,今姑且仍依马国翰“玉函山房辑本”隶于此类。

猜你喜欢

  • 蜀石经

    八册(庐江刘氏影印本)。刘体乾辑。体乾字健之,安徽庐江人。此书为刘氏辑其先后所得蜀石经拓本影印而成。只以册计,不分卷。第一、二、三册是石经《周礼》。第一册是卷九,存三十七页半。其存字自《秋官上·蜡氏》

  • 恕谷中庸讲语

    清李塨(详见《大学辨业》)撰。是书乃塨里居为及门讲授《中庸》,门人记而录之。塨另撰有《中庸传注》,发抒理蕴,颇称邃密。是书大致相同,但也互有详略,且是书每用俗语达难显之情,尤为警切。如“仲尼曰君子中庸

  • 重修蓬莱县志

    十四卷,首一卷。清王文焘修,张本、葛元昶纂。王文焘字锡五,山西保德州人,附贡出身,道光十四年(1834)任蓬莱县知县。张本字叔培,邑人。王文焘任知县后,阅蓬莱旧志,见其刻板漶漫,字迹残损,即欲重修,惟

  • 仪礼先易

    六卷。清吕仁杰撰。吕仁杰,生卒年不详,江苏吴县(今江苏东南部)人。诸生。不喜欢交游,中年时代就锐意进取,开门授徒,致力读书,不专攻举业。其徒弟能背诵《仪礼》者达十多人。著《仪礼先易》,以便于初学,另外

  • 重修泗州志

    十一卷。清叶兰纂修。据叶兰序云:“旧志修于康熙戊辰,距今百余年。兰署泗州,方伯陈晴溪先生,下修志檄,丁未秋,遂开局夏邱书院,任校勘者十有四,任采访者六十有二,兰不揣固陋,公余纂辑,五阅月告竣,其间旧志

  • 弁服释例

    八卷。清任大椿(详见《深衣释例》)撰。书首有阮元序,略言:“元居在江淮间,乡里先进,多治经之儒,若兴化顾进士文子(九苞)、高邮李进士成裕(惇)、宝应刘广文瑞临(台拱)、兴化任侍御子田(大椿)、高邮王黄

  • 春秋五行灾异卦气属比考

    一卷。清王铭西(详见《春秋属比考例》)撰。该书原本散佚,民国二十三年(1934)江苏省立第一图书馆获原稿于书肆。据《毗陵文录》载陆鼎翰撰《王君愚溪家传》,称铭西专力于经,服膺庄存与、刘逢禄两家之学,自

  • 大誓答问

    一卷。清龚自珍(1792-1841年)撰。龚自珍定玺玉,又字璱人,后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庵,又号羽琌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道光九年进士,官至礼部主事。龚自珍为清代后期的思想家、文

  • 皇明开运英武传

    八十回。不题撰人。据明沈德符《野获编》云,此书为嘉靖时武定侯郭勋撰,以彰其先祖郭英的开国功业。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亦持此说。另说为徐文长撰。作者究为何人,尚属疑案。该书为长篇历史小说,约成书于明代中叶

  • 椭圆求周术

    ①清董祐诚、②清项名达撰。①董祐诚(详见《割圆连比例图解》)于1821年撰此书一卷。椭圆于明末从西方传入我国,并于十八世纪用于历算之中。对椭圆面积求法已有人研究,但其周长尚无人计算。董氏《椭圆求周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