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礼记授读

礼记授读

十一卷。清熊松之(生卒年不详)撰。松之,字子容,高安(今江西省高安县)人。道光举人。历任浙江诸暨、慈溪、天台、富阳知县,官至周知。参加编撰《江西通志》。为官有惠政。生平嗜学,尤精通《礼》经。著《礼记授读》十一卷,未竟而卒。书为其孙熊埴影印。书首有徐世昌,柯劭忞、薛时雨三人作的序。劭忞序言明松之创作意旨及是书特点:治小戴礼学,近世朱氏彬《礼记训篡》,本为作义疏之长编,博引诸家,采择评审,大抵羽翼郑学,疏通古义,而无自抒心得之处。郭氏嵩焘《礼记质疑》,往往自逞胸臆,故与前人为难,诋之者,谓质无可质,疑无可疑?其受同时之抨击如此。然苦心探索,其独创之见,亦有不可废者。高安熊子容先生,《礼记授读》,以郑学为标准,以陆《释义》孔疏为津逮,盖先生之意,欲使学者由浅而深,由训诂而推之名物象数,而之义理,虽曰家熟读本,而治经之途径备。治小戴之学盖未有及先生者,惜未成而已捐馆舍,然标明宗旨,发挥义例,使后学有门径可循,其必传后世无疑也(末题庚午春正月,柯劭忞谨识)。对熊氏《礼记授读》评价颇高。书首还有作者自序。是书为熊氏未成之稿本。自《曲礼》至《玉藻》而止,共十一卷。《经文·曲礼》首节,即不全录,也许影印者皆据熊氏自辑之本,下皆仿此。但郑注则全录。孔疏则有删择,例言已述明。宋元诸儒,则多录朱子之说,闻录钦定御案。清代治经者甚多,注释《三礼》者,多采汉注孔疏,而不轻引御案。因治学应兼采旁收,而引御案则近于别黑白而定一尊,是治学之大忌也。而熊氏作是书则引御案较多。但其超越处在他引御案并不妨碍他重郑注,于宋明人注解亦多折衷采用,故自有其成就也。惜影印是书者据熊氏手指,而未录此经全文,于初学者颇不方便。

猜你喜欢

  • 竹斋集

    三卷。《续集》一卷。《附录》一卷。明王冕(1287-1359)撰。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饭牛翁、会稽外史、梅花屋主等,诸暨(今属浙江)人。出身农家,白天放牛,晚至佛寺长明灯下读书。后从韩性学,试进

  • 道德经注

    二卷。附《阴符经注》一卷。清徐大椿(详见《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撰。《道德经》流传至清代,为其作注者已达数十家甚至上百家。众家之注各立一说。自清世祖福临始,对诸家之说概而论之。或非以“失其意”,或议为“

  • 吉林提法司第一次报告书

    五卷。清吴焘撰。吴焘,字子明,云南保山县人。清光绪进士。是书为宣统元年(1909)其任吉林提法使时所编。卷首为谕旨奉折,卷一为司署,下为写真类、文牍类、章程类,有司署职员经费及省城全部经费各表卷二为审

  • 汉代古文考

    一卷。近人王国维(1877-1927)撰。国维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曾师事罗振玉,任清华研究院教授。著述宏富,成就卓著,撰有《殷墟书契考》、《流沙坠简考释》,《尔雅草木虫鱼鸟、兽释例》、《西周金

  • 中国文法讲话

    近代刘复撰。刘氏生平著述,见《中国文法通论》。是书系未完稿,据刘氏卒后讣告所载刘氏著作目录,题此书为《中国文法讲话》上卷。据刘氏自序云,是书系刘氏“应书坊之请,编辑以供高级中学生之用者。”故例句文言、

  • 五伦懿范

    八卷。作者不详。旧本题天门鹿台子撰,天门鹿台子何许人不可考。前有康熙五年(1666)作者自序一篇,继有康熙十年(1671)四明山人鹤控子序一篇。是书以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伦为纲,论述封建宗法

  • 畹香楼诗稿

    二卷。清梁兰漪撰。梁兰漪,生卒年不详,字素涵,号蓉溪,江苏江都人,太守汪剑谭母。此书前有钱大昕所作序言,书后附有汪佩珩《桐华吟馆诗存》。此书刊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

  • 明亡述略

    二卷。清锁绿山人撰。锁绿山人真实姓名事迹及生卒年月均不详。《明亡述略》记明季亡国史实,首卷述崇祯帝及辅臣周延儒、温体仁事。又述孙承宗、洪承畴、卢象升、杨嗣昌、孙传庭、蔡懋德、周遇吉、秦良玉等围剿李自成

  • 安分斋集

    十卷。明郑本忠(?-1403)撰。郑本忠,字亦本忠,自号安分生,浙江县(今宁波市)人,生年不详。忠少既笃学,益务综览,涵濡渟蓄。明洪武六年(1373)举明经,不起,后经本县教谕赵思盛推荐授昌国训导,不

  • 水龙吟

    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霑琼缀。绣床旋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