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神僧传

神僧传

①九卷。明成祖朱棣(1360-1424)编著。朱棣是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洪武三年(1370)封为燕王。他“智勇善用兵”,在多次率军征讨蒙古的戎马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政治军事斗争经验。史载他智勇有大略,能推诚任人。靖难之役(1399-1402)打败明惠帝朱允炆而蹬上皇帝宝座。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因其谋臣僧道衍(姚广孝)助他夺取皇位有功,故此极力美化佛僧之神奇,鼓吹“君权佛授”。不仅编著《神僧传》,还编有《佛曲》千首。《神僧传》采辑中国历史佛教史传中所载的“神僧”,即神化万变,而超乎其类者的传记而成。收录“神僧”208人,上迄东汉印度来华僧人迦叶摩腾(略称“摩腾”),下至元初藏族高僧胆巴(原名叫庆喜称)为止。在排列次序上,并非绝对按僧人所处时代先后,而是根据作者需要而有所串动。如将晋代僧列在齐、周之后,隋代僧人岑阇黎列在唐代之后。《神僧传》虽也记录了所载“神僧”的一些历史资料,但每每多有夸张不实之辞。故此,其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并不大。倒是在中国封建统治者利用佛教为其政治服务,佛教依附并服务于封建政治方面,为后世留下了有籍可查的文献。该书明代出版时,并没有注明出版朝代,其著者也没有署名。现存版本不详。《四库全书》有其书名索引。任继愈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宗教词典》有专条介绍。《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在其“中国佛教传记”条目中作了简要介绍。②九卷。不著年代和撰者。所记述内容与本辞条朱棣编著的《神僧传》大体相同。收载范围始于汉明帝时来华的印度僧人摩腾法兰,终于元世祖忽必烈时的国师帕克巴,共208人。其中宋代僧人仅有16人。在16人中北宋有13人,南宋仅有3人。大旨自神其教,必有灵怪之迹者乃载,故以神僧为名。此书已亡佚。现仅《四库全书》作目并有提要介绍。

猜你喜欢

  • 宋子

    一卷。旧题周宋钘(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宋钘,战国时宋人。据史料记载,宋钘或作宋,或作宋荣子,与孟子、尹文、彭蒙、慎到同时。《汉书·艺文志》于小说家类著录《宋子》十八篇,注称“孙卿道宋子,其言黄

  • 大金国志

    四十卷。旧本题南宋宇文懋昭撰。内纪二十六卷,开国功臣传一卷,文学翰苑传二卷,杂录三卷,杂载制度七卷,许亢宗奉使行程录一卷。前有进书表,末署端平元年(1234)正月十五日,“而金已即在是月十日,相距仅五

  • 云居圣水寺志

    六卷。清释湛明伦原辑,通渊实懿重纂。云居,豫章(今江西省)之山,唐咸通间,道膺禅师,始由西江入越之七宝山,建庵居住,门楣书“云居”二字。宋元珮间,安禅圣水岩有佛印,故名寺为圣水。元初指月重新云居,明洪

  • 遍地金

    四卷。即《五色石》的前四卷。内容见《五色石》。本衙藏板本,藏大连图书馆。

  • 丰川易说

    十卷。清王心敬(1656-1738)撰。心敬字尔缉,鄠县(今陕西户县)人。少时曾从李颙学,长于《易》。乾隆元年荐举贤良方正,因老病不能赴京而罢。王氏虽受业于李颙,但不如其师谨严。所注诸经,好作异论,注

  • 禹贡山川考

    二卷。清李荣陛撰。李荣陛字奠基,号厚冈,江西万载人,乾隆二十八年进士。胡思敬在《豫章丛书·李氏四种》跋里称,李荣陛曾经以进士服官云南,“其著述未刻者,藏于家而稿本涂乙增补,有夹签多凌乱”。今观此书,亦

  • 柳庄先生诗集

    一卷。明袁珙(1335-1410)撰。袁珙,字廷玉。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其精相人之术。永乐初拜太常寺丞。所居多植柳树,故人称柳庄先生。袁珙本士族,其父彦章仕元为翰林国史检阅,世称菊庄先生。袁珙博学多

  • 后七国志

    见《乐田演义》。

  • 怡云室文集

    六卷。黄逢元(1862-1925)撰。黄逢元,字少云,号木父,湖南善化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举人,官广西侯补县令。逢元博涉传记文字,时有精思。是卷中骈骊之作,颇以词华富赡见长。只是文格未能俊拔,

  • 苍溪县志

    十五卷,民国熊道琛、黄元新修,李灵椿纂。黄元新,成都人,曾任苍溪县长。李灵椿,古汉人。辛亥革命后,苍溪旧志大多毁于战乱。黄元新知县事后,力主再修志,别具苦心。其多方搜考,几经波折,终成兹编。《苍溪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