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贡新图说
二卷。清杨懋建撰。杨懋建字掌生,广东嘉应人,道光年间举人。本书卷首有陈澧的序,序中称杨懋建“主讲书院,欲使学者因《禹贡》一篇而通知古今。此君之善教,非如程泰之进讲《禹贡》多说、外国幽奥之地也。”陈澧虽称其欲使学者“通知古今”,后又说他博通群书,多识本朝事,但今观此书,所论往往离题太远,无关经术,甚是无谓。书中虽涉及古今中外之事,但多非释《禹贡》之文,甚是芜杂。本书有同治六年(1867)广州碧珑馆刊本。
二卷。清杨懋建撰。杨懋建字掌生,广东嘉应人,道光年间举人。本书卷首有陈澧的序,序中称杨懋建“主讲书院,欲使学者因《禹贡》一篇而通知古今。此君之善教,非如程泰之进讲《禹贡》多说、外国幽奥之地也。”陈澧虽称其欲使学者“通知古今”,后又说他博通群书,多识本朝事,但今观此书,所论往往离题太远,无关经术,甚是无谓。书中虽涉及古今中外之事,但多非释《禹贡》之文,甚是芜杂。本书有同治六年(1867)广州碧珑馆刊本。
四卷。清朱福清(生卒年未详)编辑。福清字仙槎,浙江嘉兴人。鸳湖即鸳鸯湖省称,在嘉兴南部。福清祖茂曙曾著《两京求旧录》,已佚。该书记道光、咸丰之后人事,以嘉兴、秀水二具为限,本籍他徙者,他籍侨寓者,亦收
一卷。清张象津(生卒年不详)撰。张象津,字汉渡,号莪石,另号雪岚,济南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举人,官济南学正。卷首为张象津自序。先录朱熹小序,再疏《离骚》正文。全诗分为十九节,三大段,第一段止“
四卷。附一卷。黄节(1873-1935)注。鲍参军即宋代诗人鲍照。鲍照字明远,东海(辖山东苍山县内)人。南朝宋文学家。出身寒微,曾任中书舍人等职,后任临海王刘子顼前军参军,子项起兵败,照为乱军所杀。其
四卷。清薛约撰。薛约,暨阳(今江苏江阴)人。该书主要考订春秋朔日,加以列表。有清道光年间刊本。
八卷。明郑若庸(约1535前后在世)撰。郑若庸,字中伯,号虚舟。江苏昆山人。生卒年不详。年十六为诸生,以任侠不羁被斥,隐于支硎山,后为赵王厚煜所聘,为之著书。著有《蛣蜣集》、《北游漫稿》、《美隽》等。
八卷。明孙一元(1484-1520)撰。孙一元。字太初,号太白山人。自称秦(陕西)人,实为宗室安化王宗人,王姓因不轨诛,故变姓名避难。他踪迹诡异,常以铁笛鹤瓢自随,遍游名胜,足迹几乎遍及天下。正德十三
四卷。明王材(生卒年不详)编。王材,字子难,江西新城人。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官至太常寺卿,掌国子监祭酒事。黎滩镇自宋绍兴中析置,故称黎川。此地宋以来人文颇盛。有关于此,元人虞集所作《新城学记》
十五卷。清高澍然(生卒年不详)撰。澍然字雨农,福建光泽(今福建光泽)人。嘉庆七年(1802)举人,官至内阁中书。好古文辞。著有《春秋释经》十二卷、《论语私记》二卷、《诗音》十五卷。是书分平上去十卷、入
见《白虎通义》。
八卷。旧本题明徐时行(生卒年不详)编。徐时行著有《书经讲义会编》。本书采摘诸家议论之文,分类纂辑,以备策论之用。不足以称著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