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离骚经九歌解义

离骚经九歌解义

二卷。清李光地(1642-1718)撰。李光第,字晋卿,号厚庵,安溪(今福建安溪)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李氏笃信程朱理学,著有《榕村集》(四十卷),《周易通论》等。本书《四库存目》作《离骚经》一卷,《九歌注》一卷。与《参同契解义》、《阴符经解义》合称《安溪李文贞公解义三种》正文分《离骚经》和《九歌》。《离骚》共分十七节加以注解,太有李光第《后叙》、《附记》各一篇。《九歌》仅收《东皇太一》至《山鬼》九篇,删去《国殇》、《礼魂》。每篇分若干节,篇末对该篇加以总的解说。《九歌》后附李氏跋一篇。注文简明,以疏通文义为主。书中精华在于对《离骚》的注解。其特点是:一、善于分析篇章结构。如将《离骚》分为两大部分,并概括段旨。在段内又分若干层次,并揭示其结构内在联系。虽未必尽是,但试图从作品构架上加以把握,令人受到启发。而在《附记》中,将《离骚》分为回顾现实生活和设想神幻境界两大部分,这是前人未曾论及的新颖提法。二、在文义阐发上,时有精辟见解。如《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以下八句,王、朱等所解,或有违文义或支离破碎,而李氏将八句视为整体加以诠释:“言我昔者有志于为国培植,冀其及时收用。今者不伤其萎绝,而哀其芜秽。虽萎绝,芳性犹在也。芜秽,则将化为萧艾,是乃重可哀已。”将此节用比喻手法,为国培植人才,望其成才,一旦待用,萎绝不可伤,变节诚可哀的多层含意,揭示得透彻、明确。然本书将《国殇》、《礼魂》从《九歌》中剔除,硬凑“九”数,实属武断之举。另外妗氏好以君臣大义解《楚辞》,先入为主,不免穿凿。解《九歌》含意,也说:“故天神尊上,则以喻君,司命为太乙之佐,湘君、河伯,非天神之伦,则以喻臣。”亦不符合诗意。主要版本有:康熙五十七年(1718)《安溪李文贞公解义三种》,《榕树丛书》本,在丙集内。光绪四年(1878)李光廷刻《榕园丛书》乙集本,北京图书馆藏。

猜你喜欢

  • 曹嘉之晋纪

    一卷。邓粲晋纪,一卷。曹嘉之,一作曹嘉,西晋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县)人。历任国子博士、东莞太守、前军谘议。著《晋纪》十卷,记文帝、武帝、惠帝、愍帝、元帝朝事迹。原书久佚。今有清汤球辑本一卷收入《广雅书局

  • 春秋左氏传补注

    十卷。元赵汸(详见《周易文诠》)撰。赵汸尊其师黄泽之说,《春秋》以《左传》为主,注则宗杜预。《左传》有所不及者,以《公》、《穀》二传通之;杜所不及者,以陈傅良《左传章旨》通之。此书即是采陈傅良之说以补

  • 观象居易传笺

    十二卷。清汪师韩撰。师韩字韩门,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雍正年间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此书由汪师韩自序,谓学汉儒之学,欲证汉儒之支离穿凿,补朱子之未详言者。然其仍沿用汉儒家法,发挥经义用十二辟,卦用互体

  • 湖上草堂诗

    一卷。清朱崇道(约1730年前后在世)撰。朱崇道字带存,崇勋之弟,历城(今山东历城)人,生卒年均不详。崇道工诗,著有《湖上草堂诗》。寥寥数篇,不成卷帙。其诗价值不高,故无诗名。该书《四库全书总目》列入

  • 周易通解

    三卷。释义一卷。清卞斌(1778-1850)撰。卞斌,字叔均,号雅堂。浙江归安(今吴兴)人。嘉庆六年(1801)进士,曾官至光禄寺少卿。乞归后主讲紫阳书院。一生著作颇丰。除此书外,有《尚书集解》三十卷

  • 直木斋全集

    十三卷。清任绳隗(生卒年不详)撰。任绳隗,字青际,号植斋阳羡(今江苏宜兴)人。约明末清初在世。少有才名,年壮气盛,意气超越,读书积学有年,颇称通博,对序言、碑记、奏议、书札一切词章、乐府、长吟、短歌皆

  • 伤寒微旨论

    二卷。宋韩祗和(生卒年不详》撰。韩祗和,北宋哲宗时淇川(今属河南)人,精医学,对伤寒一门尤有造诣。此书成于北宋元祐元年(1086),《宋史·艺文志》不载。原书早已亡佚,只散见于《永乐大典》各卷中。《四

  • 楚辞详解

    五卷。清奚禄诒(生卒年不详)撰。奚禄诒,字苏岭,一字克生,黄冈(今湖北黄冈)人。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累官常州府同知,有清名,博览群书,为文力摹西汉。曾修《黄州府志》。著有《知青堂集》、《楚辞详

  • 金石萃编补略

    二卷。清王言撰。王言,字兰谷,浙江仁和(今杭县)人。咸丰举人。官严州寿昌(今浙江建德县)县学训导。本书为补订王昶《金石萃编》而作。书中著录自汉至唐石刻及钟铭等41种,皆《萃编》所未录。体例均依照《萃编

  • 六书转注录

    十卷。清洪亮吉(1746-1809)撰。亮吉初名礼,又名连,字君直,又字稚存,号北江,江苏阳湖(今武进)人。乾隆进士,授翰林院编修。通经史,精小学,著作甚丰,举其要者有《春秋左传诂》、《公羊·穀梁古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