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离骚赋补注

离骚赋补注

一卷。清朱骏声(1788-1858)撰。朱俊声,字丰芑、号允倩,吴县(今江苏吴县)人。屡应进士试,不第。道光中以举人授黟县训导,后因呈《说文通训定声》,赏国子监博士衔。寻擢扬州府学教授,引病未赴官。一生著述颇丰,有《说文通训定声》、《古今韵准》、《春秋平议》、《离骚赋补注》等。此书为道光二十七年(1847)冬作。书前有朱氏自序,序后为《补注》正文。只注《离骚》,仿洪兴祖《补注》作法,先列王逸《楚辞章句》,后补注,不分章节。此书特点是精于音韵、词义、词法、句法的研究。将《离骚》归纳为一百八十韵,将“又重之以修能”之“重”解为“增益”,都比较准确;归纳出如“朝”、“夕”、“灵修”等五十七字及各自所复用次数,重复句六句,及复调长句等。这些归纳准确,也反映了屈原作品在音韵、语言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在这方面属开创性的工作。另外根据音韵及词章特点来较勘原文,也时有所得。如认为“纷独有此姱节”之“节”当为“饰”方合古韵,此说可备参考。但此书之注有过于指实之病。如对“九天”之解便如此。版本有:清道光年间刊本。光绪八年(1882)临啸阁刊《朱氏群书》本,姜亮夫藏。

猜你喜欢

  • 读中庸偶记

    一卷。清邱壑(详见《读大学偶记》)撰。是书随意涉笔,但语多见解。唯说“中庸”二字,谓《中庸》也是言礼之书,中是体,和是用。孔子曰:“礼之用,和为贵,用其中之谓中庸。”庸即用,致中和,则用中之谓,无时不

  • 周易略解

    八卷。清冯经撰。冯经字世则,又字授之,南海人,咸丰副贡。著作除此书外,还有《群经互解》。此书卷首为图书、图式、卦画、先天后天卦位、挂扐会通、变占附互卦、卦目附爻位等。同时又分上经为前十卦、中十卦、后十

  • 履庵集

    十二卷。明万士和(约1555前后在世)撰。万士和,字思节,江苏宜兴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谥文恭。士和性耿介,不媚权贵,以忤张居正去官。著有《履庵集》。是集为万士和诗

  • 泌园集

    三十七卷。明董份撰。生卒年不详。董份字用均,号泌园。乌程(今浙江)人。嘉靖二十年(1541年)进十。官至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此集为其孙嗣茂所编。共诗七卷、文三十卷。此集为浙江孙仰曾家藏本,有《四库全

  • 天理主敬图

    一卷。清代冉觐祖(1636-1718)撰。此书以绘图形式来讲明“天理、性道”的学说。全图上标“天理”二字,来说明“性道”的重要,中间列有“存养、省察、讲学、力行”四项,来说明“体道”的作用,下写有一“

  • 尔雅注疏本正误

    五卷。清张宗泰撰。张宗泰(1750-1832)字登封,号筠岩,江苏甘泉(今江苏江都县)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拔贡,历官天长、合肥二县教谕。著《周官礼经注正误》一卷、《孟子七篇诸国年表》二卷、《

  • 西征记

    一卷。宋卢襄撰。卢襄,字赞元,衢州(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本书为卢襄赴京春试时记行之作,《四库提要》考证其当作于哲宗时。所记之事均无所考据,又杂载诗歌,颇近传奇小说之流。有《顾氏明朝四十家小说》本

  • 香山集

    十六卷。宋喻良能(约1182年前后在世)撰。喻良能,字叔奇,义乌(今浙江义乌县)人。生卒年不详。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补广德尉,迁国子监主簿。复以国子监博士召,兼工部郎中。除太常寺丞,兼旧职,

  • 甘泉乡人稿

    二十四卷。《余稿》二卷。清钱泰吉(1791-1863)撰。《年谱》一卷,钱应溥撰。钱泰吉,字辅宜,号警石,又号深庐先生,江苏嘉兴人;钱应溥系钱泰吉之子。钱泰吉以廪贡为海宁州训导近三十年,与其兄仪吉(号

  • 重修两淮盐法志

    一百六十卷。清王定安等撰。见《求关斋弟子记》条。是书前有两江总督魏光熹序,具言编纂经过。以下卷一至卷十为王制,内分子目为制诏、德音、圣制、功令,卷十一、十二为沿革,内分子目历代淮鹾才略上下,卷十三至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