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秋声谱

秋声谱

清严廷中(1795-1864)撰。严廷中,字秋槎,云南宜良人。清代戏曲作家。工于吟咏,兼善诗词。曾在山东省福山、文登、莱阳、诸城、蓬莱等县为官,有政声。与周乐清等友善。道光十九年(1839),归故乡云南今是园,作《秋声谱》,其中包括《判艳》、《谱秋》、《洛城殿》三剧。另有《铅山梦》、《河楼絮别》二剧(已佚)及《红蕉吟馆诗集》。《秋声谱》卷首载有其友周乐清所作序言,称“秋槎二兄,地毓昆明,家承屏翰”。剧本末有朱荫培所作跋语,则称“秋善才名驰海内,顾沦落天涯,吞花卧酒,消耗壮心,良足慨叹”等等。考其上元孙若霖《双红豆阁词》二《金缕曲》注及《杏花天影》注知其有政行迹。作者在自序云:“秋声从落叶中来,如怨竹哀丝,助人凄恻。秋以声为谱,吾且以秋为谱。”可见其格调之低沉。其中《判艳》一剧又曰《武则天风流案卷》,一章,写武则天死后为冥官,典女鬼,上官婉儿副之,所断为赵云娘等六案,皆怨女思妇事,挨个判断之。其文凭虚架设,无实事可指。《谱秋》一剧又曰《沈媚娘秋窗情话》,一章,写常州举子商金锡应试北上时值扬州妓女沈媚娘因兵乱躲避到山东茌平之地,二人相遇,交谈并订誓约。其情节简单。《洛城殿》又曰《洛城殿无双艳福》,共四出,写武则天临朝,开科考试,拟取名士五十人,才女五十人。按名次婚配,使才子佳人结为眷属。此科主考名叫阎朝隐,参加考试的有四个真正读书人:蒋文、沈章、韩礼和杨乐;还有五个才女:卢梅仙、韦兰心、斐菊友、李竹云和花冠芳。另外也有想依靠父亲权势去应试的:如职掌刑名的来俊臣之子布德等。开考之日,几个读书人对答如流,而纨绔子弟却牛头不对马嘴。女才子诗句清新流丽。来俊臣、傅游艺等将金银厚赠阎朝隐等考官,以子女的前程相托。后因大臣褚遂良奏:此次科举舞弊甚多,即著主试官将试卷送审。复审后,朝廷决定以太平公主和上官昭容为正副考试官,在洛城殿上进行复试。结果蒋文等四人钦授翰林,卢、韦、裴、李四才女钦授女学生,并按名次,匹配成婚。来布德等则交其父母,严加管教。最后赐花冠芳为女状元,选为豫王旦次妃,明春择吉日成礼,拜太平公主为义母。此剧为喜剧,情节属虚构,揭露了当时科场黑暗,表现作者反抗意识,有较强的戏剧性。非一般才子佳人戏。有咸丰二年(1852)周乐清刊刻本,《清人杂剧初集》据以影印。

猜你喜欢

  • 安得长者言

    一卷。明陈继儒(详见《邵康节外纪》条)撰。“安得长者言”,本是《汉书·龚遂传》中语,陈继儒取其以为所著书之名。书首陈继儒序中称:“余少从四方名贤游,有闻辄掌录之,已复死心茅茨之下,霜降水落,时弋一、二

  • 仪礼大要

    二卷。清任兆麟撰。生卒年不详。兆麟字文田,江苏震泽县(今江苏吴县)人。曾经为《夏小正》做过注,还著有《字林考逸补正》、《述记》和《竹居集》等。兆麟,少时学习举业,耻有司防检太苛,于是放弃举业,潜心实学

  • 茅山志

    ①十五卷。元道士刘大彬撰。大彬,号玉虚子,钱塘(今杭州)人。延祐中袭封茅山四十五代宗师、洞观微妙元应真人。此书分志诰副墨、三神纪、括神区、稽古迹、道山册、上清品、仙曹署、采真游、楼观部、灵植检、录金石

  • 正音通俗表

    一卷。清潘逢禧撰。逢禧字澹如,闽县(今福建福州市)人。潘氏于凡例中云:“是书论正音,非论音韵也。然不知音韵反切,则正音不得而明,故集中先列音韵各表,为学正音者导厥源流,亦且为论音学者探其门径。”又云:

  • 伊洛渊源续录

    ①二十卷。清张伯行(详见《道统录、附录》)撰。明代谢铎撰写《伊洛渊源续录》,薛应旂撰写《考亭渊源录》,均为续朱熹《伊洛渊源录》之作,记载朱熹以后闽学派人物事迹。张伯行认为二书或采辑未备,或去取未严,因

  • 刘青天传

    不分卷。编者不详。此书为刘清(1742-1827)传记资料汇编。刘清字天一,号松斋,贵州广顺(今长顺)人,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选拔贡生。嘉庆初任四川南充知县,人称“刘青天”,由县令历任建昌道、云

  • 魏忠贤小说斥奸书

    八卷四十回。题“吴越草莽臣撰”。或以为作者是冯梦龙,或以为是著《辽海丹忠录》的陆云龙,待考。该书为长篇小说,叙明万历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从发迹到败亡的经历。书分四十回,回有偶题,形式整饬致;且又在每回标

  • 诊宗三味

    一卷。清张璐(详见《张氏医通》)撰。又名《石顽老人诊宗三味》。张氏认为人身有病,莫不见之于脉。但当时的某些脉学著作却颇多疏漏谬误之处,于是编撰此书。书成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全书共三万七千字,以

  • 四书通旨

    六卷。元朱公迁撰。朱公迁生平详《诗传疏义》条。该书取四书之文,条分缕析,以类相从,共分九十八门,每门中又以语意相近者连缀列之,而一一辨别异同。昔二程曾以此法教学生,而公迁推广其意以成此书。其间门目既多

  • 梅仙观记

    一卷。宋杨智远(生卒年不详)撰。杨智远,丰城(今属江西丰城)梅山仙坛观道士,撰有《梅仙观记》。传说西汉末年有位叫梅福的,曾修道炼丹,飞举成仙。后人称其为梅仙,并于其成仙处修建宫观以祭祀,其观名为梅仙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