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肃公集
十卷。明葛守礼(?-1585)撰。葛守礼,字马立,德平(今山东德县)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八年(1529)进士,累官礼部尚书、户部尚书。谥端肃。著有《端肃公集》。是集为葛守礼诗文集。凡十卷。其中文九卷,诗仅一卷。集前有邢侗序。嘉靖朝,高拱、徐阶、张居正前后居宰辅,交相倾轧。守礼周旋其间,不党不阿,史以为难。且其长刑曹、司风宪,而于诗文不甚留意。故其诗文皆无特色。是集被列入《四库全书·存目》。
十卷。明葛守礼(?-1585)撰。葛守礼,字马立,德平(今山东德县)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八年(1529)进士,累官礼部尚书、户部尚书。谥端肃。著有《端肃公集》。是集为葛守礼诗文集。凡十卷。其中文九卷,诗仅一卷。集前有邢侗序。嘉靖朝,高拱、徐阶、张居正前后居宰辅,交相倾轧。守礼周旋其间,不党不阿,史以为难。且其长刑曹、司风宪,而于诗文不甚留意。故其诗文皆无特色。是集被列入《四库全书·存目》。
一卷(石印本)。孙海波著。书分四篇,第一篇是拓本,第二篇是源流,第三篇是碑图,第四篇是古文。所录石经墨拓本,共一百八十七石。以三行直下式为正文,以品字式、古篆二体、古文一体、篆书一体、隶书一体诸石为附
三十二卷。明张龙翼撰。龙翼字羽明,松江(今属上海市)人。生卒年、仕履皆无考。此书取古今言兵事者,自春秋而下以至元明,辑为一书,故曰《兵机类纂》。书分三十二类,每类又析若干子目。略远详近,而以明事尤详。
五十六卷。明谢陛撰。谢陛,字少连,歙县人。此书主要记述了汉末、蜀国、吴国、魏国及晋初的历史。分本纪、内传、外传、载纪、杂传、表等,另书前有正论五条,答问二十二条,凡例四十四条,表述全书的宗旨。但在编写
二卷。何治运(1775-1821)撰。治运字郊海,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清学者。乾隆丙子(一说嘉庆丁卯)举人,大挑教谕。平生洽闻强识,嗜笃汉学。阮元督粤时,曾聘他纂修《广东通志》。后游浙中,巡抚陈若
十二卷。《续集》四卷。清黄燮清(1805-1864)撰。黄燮清,原名宪清,字韵甫,一字韵珊,号吟香诗舫主人。浙江海盐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多次会试不第。转至江西虔州(今赣州)李蔼如幕下为宾
四卷。清马国翰辑。马国翰以前,宋王应麟尝有《古文尚书马郑注》之辑本,清孙星衍又对它进行过增补。《隋书·经籍志》载有《尚书》十一卷,马融注。《唐书·艺文志》又称“马融传十卷,书久佚。”马国翰所辑《尚书》
二卷。清刘云份撰。刘云份,里籍、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是集为唐代女诗人诗选。凡二卷。《四库全书总目》误记为“国朝费密编”,孔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已予指正。据卷前刘云份所撰《叙》称,他遍阅晚唐诗人诸
明许顺义撰。顺义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字如斋,晋江人。此书无序跋,不知何时所作,根据其版式判断,当是万历以后的坊本。所谓六经,是指《易》、《诗》、《书》、《春秋》、《礼记》、《周礼》六部经书。书名显系杜
不分卷。清方苞(见《周官集注》条)撰。苞以为荀子述先王之礼教,而文义混杂语言冗长,因删其繁辞;也有删全篇的,如《成相》、《致仕》、《强国》、《赋篇》共四篇;删其章节的,几乎每篇都有。孔子删《诗》、《书
三十卷。明顾懋樊(详见《桂林点易丹》)撰。该书朱彝尊《经义考》有著录,注云“未见”。阐释《春秋》以胡安国《春秋传》为宗,参考《左传》、《公羊传》及《穀梁传》三家说,并偶尔采录其他诸儒的观点。该书原为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