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类要

类要

一百卷。宋晏殊(991-1055)撰。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景德初年,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迁太常寺奉礼郎、尚书户部员外郎、翰林学士。仁宗即位迁右谏议大夫,进礼部侍郎,拜枢密使、参知政事。庆历中拜集贤殿学士,礼部刑部尚书、兵部尚书,封临淄公,谥号元献。晏殊以词著称,尤擅长小令,也能文工诗。有《珠玉词》一百三十余首。本书是一部类事之书。其体例略如《北堂书钞》以及《白氏六帖》。内容更加详备。叶梦德在《避暑录话》中称:晏殊平生未尝弃一纸,虽封皮亦十百为沓。每读书得一故事,则批一封皮。后批门类,命书吏传写,即今《类要》也。所以,此书所采录的内容,都是从原书中引出,不似其他类书相互之间辗转传抄,真伪难辨。但此书自宋以后,所传名目、卷帙其说各异。欧阳修作殊神道碑称:类集古今为集选二百卷。曾巩作序则称:上中下帙七十四篇。只有在《宋史·本传》中称:一百卷。据晏殊四世孙知雅州的晏袤进书原表云:此书在宋南渡之后,已多缺佚。晏袤又续加编录。于开禧二年上进。所以,现书中在篇目下有题四世孙袤补缺的字样。即晏袤所增补,而不是晏殊之旧作。此书,自明代之后,传本甚少。只有浙江范氏天一阁所藏本,是从宋本抄存的。而中间残缺至四十三卷。另外有两淮所进本,仅保存了三十七卷。门类、编次,颠倒不整。而且,相互传抄,错误相沿,讹谬脱落甚至读不成句。因此《四库全书总目》仅存其目。

猜你喜欢

  • 紫阳宗旨

    二十四卷。旧本题宋王佖(生卒年不详)撰。佖号敬严,东阳(今浙江省东阳县)人,累官直敷文阁、福建转运副使等。佖于淳祐十二年(1252)曾作《朱子年谱序》。《紫阳宗旨》采辑朱熹之文集和《朱子语类》,分诲人

  • 栾城先生遗言

    见《栾城遗言》。

  • 州县事宜

    一卷。清田文镜、李卫奉敕撰。田文镜(1662-1733),汉军正黄旗人,雍正时先后任河南巡抚、河南山东总督。李卫(1686-1738),字又玠,江苏铜山人,雍正时任浙江巡抚、直隶总督,因善捕“盗”,被

  • 祝氏集略

    三十卷。明祝允明(1460-1526)撰。祝允明字希哲,号枝山,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弘治五年(1492)举人。官广东兴宁知县,迁应天府通判。明书法家、文学家。与唐寅、文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子”。

  • 淄川县续志

    八卷,首一卷。清王康修,臧岳纂。王康,北京市大兴县人,雍正五年(1727)进士。乾隆六年(1741)任淄川县知县。臧岳,濮州人,康熙四十七年(1708)举人,雍正八年任邑县教谕。王康掌淄川二年后,谋续

  • 万世太平书

    十卷。清劳大兴(详见《瓯江逸志》)撰。本书拾录先儒学者著作前言部分的言论,取名《万世太平书》的目的,是为世间百姓建立做事标准,为天地生灵树立善良的意念,为世俗开创一个美好和谐的太平环境,为前圣继承传播

  • 列仙传校正

    二卷。赞 一卷。清王照圆(生卒年不详)撰。王照圆,字瑞玉,一字婉佺,福山(今属山东烟台)人,栖霞(今烟台)郝懿之妻。王照圆博涉经史,聪慧过人,与丈夫郝懿互为师友,当时著书家有高邮王父子与栖霞郝夫妇之称

  • 石云居士集

    十五卷。《诗》七卷。清陈名夏(1601-1654)撰。陈名夏,字百史。溧阳(今属江苏)人。明崇祯十六年(1643)中一甲三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兵科给事中等职。后归顺李自成农民起义军。顺治二年(164

  • 乡宁县志

    ①六卷,首一卷。明焦守己纂修,清侯世爵续修。侯世爵,辽东锦州人。顺治七年(1650)任乡宁知县。其任职八月,此志增修告成。《乡宁县志》明万历二十年(1592)刻,清顺治七年(1650)增刻本。此志以旧

  • 仪礼集解

    三十卷。宋李如圭撰,李如圭生卒年不详,字宝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绍熙进士,官至福建路抚干。对《仪礼》颇有研究,曾与朱熹一起校定《礼书》。除著有《仪礼集释》外,还著《仪礼释宫》、《仪礼纲目》等书。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