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粤雅堂丛书

粤雅堂丛书

三编,三十集,二百零八种,一千二百八十九卷。清伍崇曜(1810——1863)辑。伍崇曜,原名元薇,商名绍荣,字紫垣,广东南海人。其父伍秉鉴于广东开办洋行,为广东富商,伍崇曜也曾经营怡和行。鸦片战争时曾参与奕山和耆英的对英求和活动。1849年与各行店齐心停贸,抵制英军入广州城之图谋。1854年天地会围攻广州,伍崇曜助两广总督叶名琛召募丁壮与起义军为敌。清政府曾钦赐举人、候补即中、候补道、加布政使衔、荣禄大夫等职衔。辑刻有《岭南遗书》、《粤十三家集》、《粤雅堂丛书》等。是书仿鲍廷博《知不足斋丛书》体例,汇辑古今著作,四部均有,但前人业已刊刻者,皆不收录。初编十集,二编十集,三编十集。原书有不同刊本,分编分集及收书有所差异。伍崇曜以所居室粤雅堂名其丛书。任该书之校勘者为谭莹(1800——1871),谭莹字兆仁,号玉生,举人出身,任广州学海堂学长三十年,著有《东志堂诗集》等。丛书所收各书之书跋文,虽署伍氏之名,然大都出于谭氏之手。全书编辑始于道光年间,至光绪初年始全部告竣。初编、续编等曾分别刊刻,后有汇为三编三十集全本者。收书大多为宋代以后特别为清代著作,注意名著,如明黄省会《西洋朝贡录》、清钱大昕《宋辽金元四史朔闰考》等,均为史部要籍,且收书多,因而颇受世人重视。有清道光光绪间南海伍氏刊本。

猜你喜欢

  • 鹿皮子集

    四卷。元陈樵(1278-1365)撰。陈樵,字居采。婺州东阳(今属浙江)人。至正间遭乱不仕,遁居于谷,衣鹿皮,因自号鹿皮子。此集题为庐联子友编。“其古诗落落有奇气,诗古体五言胜七言,近体七言胜五言。”

  • 文武金镜律例指南

    十六卷。清凌铭麟撰。凌铭麟,字天石,浙江杭州人。本书专为初入仕者所撰,以使其了解居官从政之各项事宜。书成于康熙二十年(1681)。书中详细记载了文武百官之仪注、品级、职掌,以及居官莅任所应注意的各项事

  • 续艳异编

    十九卷。明王世贞(详见《弇山堂别集》)编。短篇文言小说、故事集。与《艳异编》同时刊行,也有汤显祖评,取材范围、故事内容、编排体例与《艳异编》概同,分部略有差异,为二十三部:神部、龙神部、仙部、鸿象部、

  • 簪花阁诗集

    一卷。《遗稿》一卷,《悟笙唱和初集》二卷。清郭润玉(见《湘潭郭氏闺秀集》)撰。此书是《湘谭郭氏闺秀集》其中之一。此书前有郭润玉所写自序,共收诗一百五十首。《悟笙唱和初集》是郭润玉与其夫李星沅唱和之作。

  • 松桂堂全集

    三十七卷。《延露词》三卷。《南淮集》三卷。清彭孙遹(1631-1700)撰。彭孙遹,字骏林,号羡门生,又号金栗山人,浙江海盐人。顺治十六年(1659),官中书舍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召

  • 台学源流

    七卷。金贲亨(生卒不详)撰。金贲亨,初冒高姓,明正德甲戌(1514年)进士题名碑中的高贲亨即是金贲亨,字汝白,临海(今浙江省临海县)人,官至江西提学副使。《台学源流》之“台”,即台州,该书是叙录台州先

  • 郑敷文景望书说

    见《郑敷文书说》。

  • 春秋公法比义发微

    六卷。清蓝光策撰。光策字子彦,四川资阳(今四川资阳)人,光绪十四年戊子(1888)举人。著有《启秀堂文集》等。光策对西方的国际公法有所研究,以中国古代经典比附国际公法,认为《春秋》一书,是孔子自撰的法

  • 天台无见睹和尚语录

    二卷。元代释先睹(生卒年不详)撰。先睹,俗姓叶,字无见,为天台显族。自幼资性秀颖,嗜书如命,过目成诵。父母素望他儒业成家,光宗耀祖。只因沙门东洲善公预示其孩童“此法器宜无滞”,感动其父母,遂诺先睹出家

  • 灵芬馆词

    七卷。清郭麟(1767-1831)著。郭麟字祥伯,号频伽,江苏吴江人。诸生出身,家贫,怀才不遇。客居江淮间,晚居嘉善至终。著有《灵芬馆诗集》、《樗园消夏录》等。郭麟在清代词坛地位很高,可与陈维崧、朱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