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桃轩杂缀
三卷、又缀 三卷。明李日华(详见《梅墟先生别录》条)撰。李日华擅长书、画,此书亦以论书、画为主要内容,颇有可采之处。余皆为采拾古人说部文献,但均没其出处来源,无甚可采。收入《李竹嬾先生说部全书》以及《槜李遗书》之中。另有《紫桃轩杂缀》四卷、又缀三卷本,收入《国学珍本文库》第一集中。
三卷、又缀 三卷。明李日华(详见《梅墟先生别录》条)撰。李日华擅长书、画,此书亦以论书、画为主要内容,颇有可采之处。余皆为采拾古人说部文献,但均没其出处来源,无甚可采。收入《李竹嬾先生说部全书》以及《槜李遗书》之中。另有《紫桃轩杂缀》四卷、又缀三卷本,收入《国学珍本文库》第一集中。
十四卷、二谈 六卷。明张大复(生卒年不详)撰。张大复,字玄长,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县)人。其生平事迹不详。曾撰有《昆山人物传》、《昆山名宦传》、《梅花草堂笔谈》、《闻雁斋笔谈》、《梅花草堂集》等书。此书
①八卷。清瞿亮邦纂修。瞿亮邦字敬六,江苏常熟县人,出身例贡,康熙四十四年(1705)任万泉知县,四十七年(1708)升任中书科中书。考万泉县志,始修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知县符嘉训,续修于顺治十七
八卷。明丁奉(约1523年前后在世)撰。丁奉,字献之,号南湖,江苏常熟人,生卒年不详。明代诗文作家。正德三年(1508)进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著有《南湖留稿》、《南湖逸稿》。是集由宣城梅守箕合二稿选
三十卷。明陈懋仁(生卒年不详)撰。陈懋仁著有《年号韵编》。此书汇辑古今物名之异者。并为之作笺疏。共二千四百五十二名。分二十五部。此书舛误之处亦甚多。
一卷。宋周守忠(约1208年前后在世)撰。周守忠,字不详,号庵。生卒年及生平均不可考。著有《养生杂纂》、《姬侍类偶》等。《古今谚》是作者在读书过程中,采摘古今俗语,又获得一部分近时常语,很有激发启迪道
二十四卷。宋陈起(详见《江湖小集》)编。以刻《江湖集》得名。然书刻非一时,版非一律,故世所传者面目不一。收入《四库》时,以《永乐大典》本为准,参校各家本增删编次而成。原书次第混乱,体例舛错,有其人已见
四卷。清吴大澂撰。吴大澂,详见《恒轩所见吉金录》条。古吴毛上珍摹刻本。此书光绪十五年(1889)写完,其稿由莫绳孙刻之于吴中,后上海书商又以此本付之影印,所以传的有两个版本。书四卷,著录古玉191器。
八卷。清陈瑑撰。参见《说文举例》。此书是研究《说文》引经文字同异之作,陈氏自序云:“学者通经必先识字,不有《说文》,何从究《苍》《雅》之遗文、篆籀之微旨哉?顾《说文》之存于今者,误戾脱落,窜入改易,许
一卷。作者不详。本谱是为宋饶鲁所编的年谱。饶鲁字伯舆,号双峰。宋代理学家。朱熹再传弟子,先后在东湖、白鹿、西涧、安定、石洞诸书院讲学。故本谱所记,惟讲学之事较详。有《永乐大典》本。
一卷。民国汤用彤(1893-1964)撰。《竺道生与涅槃学》一书,专门记载道生与涅槃学之间的关系。可大致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详细介绍道生事迹。于内分八项,即:大乘涅槃的翻译,涅槃大本的传译;涅槃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