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香馆诗草
二卷。清恽珠(1771-1833)撰。恽珠,字星联,别字珍浦,晚号蓉湖散人,江苏阳湖人。恽毓秀之女。嫁完颜氏。恽珠十岁能诗,十三工紩绣,善绘事,闺中有“三绝”之目。著有《兰闺实录》、《清朝女士正始集》。是集二卷,收古近体诗一百二十二首。分:《红香馆诗草》,有序一篇;《双清阁诗》,有跋一篇;《芸香馆遗诗》有序一篇,跋二篇;《吟红馆遗诗》,有序二篇,跋一篇。其诗清雄绮丽,虽意不自满,而诗实可传。诸诗情真意切,纯出灵性。有嘉庆年间石印本。
二卷。清恽珠(1771-1833)撰。恽珠,字星联,别字珍浦,晚号蓉湖散人,江苏阳湖人。恽毓秀之女。嫁完颜氏。恽珠十岁能诗,十三工紩绣,善绘事,闺中有“三绝”之目。著有《兰闺实录》、《清朝女士正始集》。是集二卷,收古近体诗一百二十二首。分:《红香馆诗草》,有序一篇;《双清阁诗》,有跋一篇;《芸香馆遗诗》有序一篇,跋二篇;《吟红馆遗诗》,有序二篇,跋一篇。其诗清雄绮丽,虽意不自满,而诗实可传。诸诗情真意切,纯出灵性。有嘉庆年间石印本。
一百一十卷。元朱玉(1293-1365)编。朱玉字君璧,福建建阳人。朱熹十六代孙。此编以朱熹正、续、别三集合而为一,按体分类。每体之中,又以编年为先后,分为八册。第一册为道学渊源、世系、题赞、事实、年
十卷。辑佚书,吴虞翻撰,清孙堂辑,载于《汉魏二十一家易注》中。虞翻字仲翔,三国吴会稽(今属浙江)人,孙权时官至骑都尉,其事见于《三国志》吴志本传中。其所作《易》注,《隋书·经籍志》及《唐书·经籍志》作
一卷。清蒋麟昌(约1718-1744)撰。蒋麟昌字静存,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生卒年均不详。乾隆四年(1739)进士,官翰林院编修。麟昌工诗。年二十二岁而卒。是集为蒋麟昌诗遗集。系由其父蒋炳所刻。然集
一卷。清汪中(1754-1794)撰。汪中见《左氏春秋释疑》条。此书是作者“偶有所得,随笔为录”的读书札记,由作者的子、孙编纂而成。全书共分四类:“子”为一类、“史”为一类、“评诗”为一类、“杂录”为
四卷。清师亮采辑。师亮采字禹门。嘉庆十九年(1814),署高邮知州,属金匮钱泳聚诸名迹刻石,置于文游台四贤祠。第一卷为苏轼《春帖子词》、《墨妙亭诗》、《烟江叠嶂图诗》、《挑耳图题后》。第二卷为苏轼《清
八卷。宋林亦之(1136-1185)撰。林亦之,字学可,号月渔,福清(今福建福清县)人。亦之是林光朝之弟子。光朝讲学于红泉,去世后,学者请亦之继其席。赵汝愚统管福建时,曾向朝廷推荐亦之,未及用而卒。景
一卷。宋陈彭年撰。陈彭年(961-1017)、北宋抚州南城(今属江西)人,字永年。雍熙时中进士,咸平四年(1001),奏请置谏官、择法吏、简格令、省冗员、行公举。景德初年,以直史馆兼崇文院检讨预修《册
见《女仙外史》。
一卷。明陈沂(1469-1538)撰。陈沂字宗鲁,号石亭,上元(今江苏南京)人,文学家。正德进士,由庶吉士历编修、侍讲。出为江西参政,移山东参政,与顾璘、王韦号称“金陵三俊”。初好苏诗,自号小坡。工画
一百六十卷。清王定安等撰。见《求关斋弟子记》条。是书前有两江总督魏光熹序,具言编纂经过。以下卷一至卷十为王制,内分子目为制诏、德音、圣制、功令,卷十一、十二为沿革,内分子目历代淮鹾才略上下,卷十三至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