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经义说略

经义说略

一卷。清刘宝树(1777-1839)撰。宝树字幼度,号鹤汀,江苏宝应(今宝应县)人。嘉庆十二年举人,历官赣榆训导,五河教谕,国子监典籍等职。刘履恂之子,刘宝楠之兄。宝树濡染家学,精研经训。一生虽好读书,但不轻于著述,死后不久,其弟刘宝楠整理遗稿,仅刊成《娱景堂集》三卷:上卷《经义说略》,中卷《杂著偶存》,下卷《鹤汀诗钞》。本书说经,较为精粹,见解新颖,颇具创见。对于《尚书》、《诗经》、《周易》、《春秋》、《礼记》、《论语》、《孟子》等,都能自抒心得,订正旧义,语句通核。如《洪范》“考终命”,根据《释诂》:“考,成也”,《左传》解扬对楚子说:“寡君有信臣,下臣获考,死又何求”;“终命”,是终其正命。由此可见,“考”不是“老寿”之意。这是因为赴义捐生的人,虽不长命但不能说是“凶短折”,偷生忘义的人,即使长命百岁也不得说他“考终命”。又《论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据赵岐《孟子注》,认为“志”就是“记”,“志于学”就是所谓多学而识之。如果说孔子到十五岁志向始专,那么夫子儿时嬉戏“陈俎豆,设礼客”,早已志于学了。他如《中庸》“禘尝”之义,《左氏春秋》“公矢鱼于棠”及《论语》“事君数斯辱矣,明友数斯疏矣”的论析,均恰当、新颖。至于《周易》否卦:“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认为“吉”字当为“喜”字的误写,《诗·小雅·大车》“舟人之子”,“舟人”当为“周人”的误写,根据保存在古玉和铜器上的远古字形加以论证,别开证经之途,尤为可贵。有道光娱景堂集本。

猜你喜欢

  • 五经小学述

    二卷。清庄述祖(1750-1816)撰。述祖字葆琛,江苏武进(今武进县)人,经学家,庄存与弟之子。乾隆庚子进士,官山东滩县知县,在任明畅吏治,后乞归,著书、侍养父母。述祖传存与之学,研求精密,对于世儒

  • 中庸心悟

    一卷。清沈辉宗(详见《大学参证》)撰。是书无序例,也不署名氏,因其附于《学庸参证》后,故知为辉宗所作。首定序次,以“天命之谓性”至“万物育焉”为第首支,是总冒。“仲尼曰:‘君子中庸’”至“强哉矫”为第

  • 明名臣琬炎录

    二十四卷,续录二十二卷。徐紘(生卒不详)撰。徐纮,字朝文,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县)人。明弘治年间进士,官至云南按察司副史。《明名臣琬炎录》系仿宋杜大圭《名臣碑传琬琰集》而作,以记载明洪武到弘治九朝诸臣事

  • 桂之华轩文集

    九卷。《补遗》一卷。清代朱铭盘(1852-1893)撰。朱铭盘少倜傥,善属文,壮事张裕钊,他的文章本有骈体基础,又有古文功夫。章太炎为其文集作序云:其文上规晋宋,下亦流入初唐。文集中有些作品,如《东援

  • 桔浦记传奇

    二卷。明许自昌(见《水浒记传奇》)撰。此剧未见各家著录,日本新见雅宴御文库及松泽老泉汇刻本书目著录此剧。此万历本,未署撰写人姓名,卷首题为吴县梅花墅编,按梅花墅即自昌别号。此剧二卷,三十二出。演柳毅传

  • 无住词

    一卷。宋陈与义(1090-1138)撰。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进士出身,任太学博士,累迁兵部员外郎,官至参知政事。才智超群,儿时就能作文,尤长于诗,尝赋墨梅。著有《简斋集》(已著

  • 尚书大传注

    ① 三卷。清孔广林辑。本书没有序例,卷一、卷二为《尚书大传》之注,卷三为《略说》,卷末附有序目,其分篇也全部按照《汉书·艺文志》。所引传及注,也都一一注明出处,比二卢本更完善。陈寿祺极称孔本之善。不过

  • 费氏古易订文

    十二卷。清末民初王树楠(1851-1936)撰。王树楠字晋卿,河北新城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官至新疆布政使。入民国后为清史馆总裁。著述颇丰。其易学著作除本书外,亦有《周易释贞》二卷。此书专为

  • 江泠阁集

    二十六卷。清冷士嵋(1627-1711)撰。冷士嵋,字又湄,号秋江,京口(今江苏丹徒)人。明朝诸生,入清不仕,以布衣终老。冷士嵋年未弱冠即逢明清朝代变换,河山异色,遂绝意仕进,摒弃举业,专意为古文、诗

  • 尔雅补郭

    二卷。清翟灏撰。翟灏(1736-1788)字大川,晚年改字晴江,浙江仁和(今浙江余杭县)人。清训诂学家。祖籍汴(今河南开封)。乾隆十八年(1753年)举人,次年进士,历任衢州、金华二地教授。撰《通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