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经义述闻

经义述闻

三十二卷。清王引之撰。王引之生平事迹见“广雅疏证补正”。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曰:“国朝王引之撰。伯申之父怀祖著有《广雅疏证》一书,于声音文字训诂,一以贯之;而其治经也,诸说并列,则求其是;字有假借,则改其读;其所为说,俱见于《广雅疏证》中。伯申即本《疏证》所诠,及平日所闻于其父者,旁征曲喻,证明其说,日积月累,遂成此帙,故曰《经义述闻》。”王引之自序曰:“引之过庭之日谨录所闻于大人者以为圭臬,日积月累,遂成卷帙。既又由大人之说,触类推之,而见古人之诂训有后人所未能发明者,亦有必当补正者,其字之假借,有必当改读者,不揆愚陋,辄取一隅之见,附于卷中,命曰《经义述闻》,以志义方之训。”是书对《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大戴礼记》、《礼记》、《左传》、《国语》、《公羊传》、《穀梁传》、《尔雅》诸书详加考辨,驳正汉唐旧注凡一千七百六十一条。附有《春秋名字解诂》、《太岁考》和《通说》各两卷。《通说》各条,或考辨名物源流,或申发训诂条例,或发明假借,十分精审。王氏父子之学一是以声音通训诂,一是实事求是不主一家。王氏父子学养深厚,又能掌握正确的治学方法,故其成就卓著,《经义述闻》为“王氏四种”之一,其价值素为学者所尊崇。阮元《经义述闻序》曰:“《经义述闻》一书,凡古儒所误解者,无不旁征曲喻,而得其本义之所在。使古圣贤见之,必解颐曰:吾言故如是,数千年误解之,今得明矣。”《郑堂读书记》曰:“然其为书,有《九经古义》之精核,而更加详明;有《经义杂记》之详明,而更加精核;当与《潜研堂文集》《答问》数卷方轨并驾,未知其孰先孰后矣。”是书凡两千零四十五条,皆摘经句为题而解释之,或关乎校勘,或关乎训诂,或关乎制度,或关乎文例等,如卷五“终风且暴”条曰:“家大人曰:《终风篇》‘终风且暴’,《毛诗》曰:终日风为终风。《韩诗》曰:终风,西风也。此皆缘词生训,非经文本义。终犹既也,言既风且暴也。《燕燕》曰: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北门》曰:终窭且贫,莫知我艰。《小雅·伐木》曰:神之听之,终和且平。《甫田》曰:禾易长亩,终善且有。《正月》曰:终其永怀,又窘阴雨。终字皆当训为既。既终语之转,既已之既转为终,犹既尽之既转为终耳,解者皆失之。”是书卷首引之自序作于嘉庆二年(1797年)三月二日,书当于此时完成。阮元序作于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序云:“嘉庆二十年南昌卢氏宣旬,读其书而慕之。既而伯申又从京师以手订全帙寄余,余授之卢氏,卢氏于刻《十三经注疏》之暇,付之刻工。”可证此书刊于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为南昌卢宣旬所刊。道光七年(1827年)十二月京师寿藤书屋重刊。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据道光七年本重刊。初刊本为十五卷,道光七年本折为三十二卷。

猜你喜欢

  • 苏山集

    二十卷。明陈柏(1506-1580)撰。陈柏,字子坚,一字宪卿,号苏山,湖北沔阳(今仙桃)人。嘉靖二十九(1550)进士,授兵部主事,历郎中,以忤严嵩外补为以西副使。著有《兄南江阁诗选》、《文选》、《

  • 怀麓堂集

    一百卷。明李东阳(1447-1516)撰。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湖广茶陵(今属湖南)人。幼时有神童之誉。天顺八年(1464)进士及第,官至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著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文续编》

  • 续词余丛话

    三卷。清杨恩寿(详见《词余丛话》)撰。此书与《词余丛话》体例相同。卷一为“原律续”,卷二为“原文续”,卷三为“原事续”,分别谈声律、评曲文、记本事及掌故。所举撰者、曲名,有“曲录”未备者,但考核不详。

  • 读书札记

    一卷,清刘熙载(1813-1818)撰。熙载一生著述颇多,著《四音定切》、《持志塾言》,已著录。《读书札记》又名《古桐书屋札记》,是杂录古代圣贤经义及先儒格言,或心有所得,编辑而成。其编写的目的是为修

  • 周易黄氏注

    一卷。辑佚书,晋黄颖撰,清马国翰辑。据《经典释文》,黄颖南海(今广东)人,曾任广州儒林从事,著有《周易注》凡十卷。《隋书·经籍志》载,其《易》注为四卷,注称梁时有十卷,已残缺。《唐书·艺文志》作十卷。

  • 退一步斋文集

    四卷。诗集,十六卷。清方浚师(1830-1889)撰,清阳湖吕景端(生卒年不详)编校。方浚师,字子严,安徽定远人。咸丰举人,官至直隶永定河道。浚师善诗文,著述颇富,其公牍、笔记及粤行唱和诸作久传于世。

  • 春秋钻燧

    四卷。清曹金撰。金一名,字葛民,号柳桥,仁和(今浙江杭州)人,诸生。著有《古文原始》、《穀书诗集》、《穀书文集》、《穀书词集》等,汇编为《石屋书》。他认为《公羊春秋》已有孔广森、张惠言、刘逢禄穷究其奥

  • 春秋三传会纂旁训

    十二卷。清屠用丰撰。用丰,考感(今湖北孝感)人。该书综合《春秋》三传,加以折衷,并略加训释,附在旁边。有清嘉庆戊辰(1808)卧云堂刊本。

  • 礼记授读

    十一卷。清熊松之(生卒年不详)撰。松之,字子容,高安(今江西省高安县)人。道光举人。历任浙江诸暨、慈溪、天台、富阳知县,官至周知。参加编撰《江西通志》。为官有惠政。生平嗜学,尤精通《礼》经。著《礼记授

  • 资治通鉴目录

    三十卷。北宋司马光(详见《资治通鉴》)撰。《通鉴》一书,包括宏富,卷帙浩繁,光恐读者难于寻检,故于编纂之时,提纲挈要,并成此书,于元丰七年(1084)与《通鉴》同时奏进,即进书表所谓略举事目以备检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