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经读考异

经读考异

八卷,补经读考异一卷,句读叙述二卷,补一卷。清武亿(1745-1799)撰。武亿字虚谷,一字小石,号授堂,又号半石山人,河南偃师(今洛阳)人,经学家、经史考据家、金石学家。武亿少喜读书,遇灾屋圮,架席处洿泥中,唯读书不辍。师事朱筠,益为博通之学。乾隆四十五年进士,官山东博山知县。在任奖励儒学,诋斥佛老,革除积弊,讼不留牍,廉洁自持。大学士和坤派番役杜成德等以捕盗为名,横行州县,武亿执而杖之,因而得罪权贵,罢官,后主讲于启文、清源两书院。武亿平生嗜古研经,博通经史,长于考证,又笃好金石,收藏甚富,凡所考跋,均能补正史传。其讲学打破宋、明空虚臆说的陋习,而依据汉学师授,考订经义也同样如此,论者称:“中州之知读古书,崇经学者,实自授堂倡之”(《清儒学案·授堂学案》)。所著除本书外,尚有:《群经义证》七卷、《金石三跋》十卷、《三礼义证》、《授堂金石文字续跋》、《偃师金石记》、《读史金石目录》、《钱谱》、《补经读叙述》、《安阳金石录》、《授经堂诗文集》等十多种。武亿考订经义,往往依据古书传记,旁征远引,剖抉精蕴,比辞达意。《礼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注称:“离经,断句绝也。是学者先辨经读,自周已然。陆德明《释文序录》曰:‘汉承秦焚书,口相传授,一经之学,数家竞爽。章句既异,踳驳非一。盖汉代诸儒分章析句,各自为业,其于经读必由师传,授受转多异同,陆氏《释文》略存梗概。或一句离为二三,或二句并作一读。又或一字上承句末,亦可成文;下属句首,义亦两通。皆兼收并采,意至善也。俗流乃坚执一读,不能兼通他读。于是屡转浸易,驯致古训沉没,讵不惜哉!”。本书是武亿主讲清化时所著,实在是小学之所先事。作者收集古书引《易》之文比较异同,断其得失。如“乾九三,夕惕若厉无咎”,认为近读都以“夕惕若”为句,“厉”一读,“无咎”一读,考之汉唐旧读,应连接“夕惕若厉”为句。又《书》“怵厉惟厉”,与《易》相同,古读似可依。又“朔南暨声教讫于地四海”,认为《史记·禹本纪》从“暨”字断句,今《尚书》从“暨声教”断句,考之《后汉书·杜笃传》:“朔南暨声,诸夏是和”(按:荀悦《汉纪》也有“北尽朔商,南暨声教”)。据此,汉人早已以“暨声”连句,孔传所读有所依据。近胡正明说裴骃《史记集解》注在“暨”字下,那么从刘宋时已不依从孔传,而把“声教”归属于下一句。这大约是怀疑孔传为伪托的缘故,宜从旧读为好。这两条见地都很明允,可概其余。至于《句读叙述》,则是因为与本书互为表里,因此附录于后。有道光癸卯重刊《授堂遗书》本,《皇清经解》卷七百二十七始也予以收录,《江氏聚珍版丛书》四集有《经读考异》八卷《补》一卷。

猜你喜欢

  • 颐庵文选

    二卷。明胡俨(1361-1443)撰。胡俨,字若思,江西南昌人。洪武二十年(1387)以举人授华亭(今上海松江)教谕。建文初,迁桐城知县。永乐初,擢翰林院检讨,与解缙等同直内阁,迁国子祭酒。兼翰林侍讲

  • 阳湖钱氏家集

    十六卷。清钱振锽(1870-?)辑。钱振锽,字梦鲸,号谪星,阳湖(今江苏省武进县)人,钱向杲之子,光绪三十二年(1905)曾在都供职。本集第一卷,《佳乐堂遗集》,清钱钧(约为咸丰、同治间人)撰。本卷收

  • 道德真经解

    二卷。宋陈象古(生卒年不详)撰。陈象古曾官任承议郎,传说他儒道兼通。撰有《道德真经解》。宋人研究《道德经》者,有的主张道德分别,有的主张道德混一。陈象古认为道包于德,德和于道,没有分别,主张道德一体。

  • 书经节解

    二卷。清蒋绍宗撰。在书的卷首有蒋绍宗的“自序”、“总论”和“读书偶记”。上卷是《虞书》、《夏书》、《商书》,下卷是《周书》。蒋绍宗此书也攻击伪《古文尚书》,但不依附梅鷟、阎若璩之说,而专就《今文尚书》

  • 语林

    二卷。东晋裴启撰。裴启字荣期,一名荣,河东(今山西永济)人,生卒年不详。东晋文学家,性好品评古今人物,所撰《语林》为志人轶事小说集,又名《裴子语林》,或题《裴启语林》。书中记载汉魏至东晋时代名流士人言

  • 魏了翁周易集义残本

    五十五卷。宋魏了翁撰。魏了翁字华父,号鹤山,卬州(今南洋一带)人,官至佥枢院事。其事见于《宋史》本传(详见《周易要义》条)。明万历间张萱重轩《中兴馆阁书目》收有《周易要义》,不言《周易集义》,独《宋书

  • 庐州府志

    ①十三卷。明吴道明修,杜璁等纂。吴道明,字行甫,号豫斋,元城人,官河南道监察御史,明隆庆六年(1572)来任庐州府知府。杜璁,本郡人,进士,官广东佥事。庐州府志,自明景泰间,始经纂辑,其后天顺间郡守朱

  • 紫藤花馆诗草

    四卷。廖基植(生卒年未详)撰。廖基植字壁耘,湖南宁乡人。清末诸生。廖基植为廖树蘅之子。树蘅颇以诗名,基植濡染家学,故亦喜吟咏。惟才力颇弱,又不事苦吟,故篇什殊无精彩。据其弟基棫叙称,基植尤好昌谷、义山

  • 离骚节解

    一卷。卷首附《离骚正音》。《离骚本韵》。《离骚节指》。清张德纯(生卒年不详)撰。张德纯,字能一,号松南,长沙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进士,官常山知县。著有《离骚节解》、《孔门易绪》。卷首为作者《自

  • 竹书纪年

    二卷 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因原本写于竹简而得名,亦称《汲冢纪年》。案《晋书·束晳传》,晋太康二年(281),汲县人发魏襄王墓,得古书七十五篇,其中有《纪年》十三篇,今世所行题沈约注,亦与隋志相符。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