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绥寇纪略补遗

绥寇纪略补遗

三卷。清吴伟业撰。吴伟业,见《绥寇纪略》条。其书于康熙十三年初刻成书(时称邹氏本,即为明逸民邹式金刊刻)时,仅存十二卷。嘉庆九年(1804年),张海鹏从萧子山处,获得吴伟业所遗手稿三卷,大喜过望,认为胜获殊珍。但此三卷尾页尚有阙文。嘉庆十四年,黄廷鉴又用许八兼家所藏旧钞,重校刊本,改正脱误五十余字,补足尾页脱文四百七十四字,使此书成一完书。书刊行后,称照旷阁足本,是为《绥寇纪略补遗三卷》。书分“虞渊沉中”(《绥寇纪略》卷十二为“虞渊沉上”)、“虞渊沉下”和“附纪”。其中,“虞渊沉中”主要记述了崇祯遗闻佚事;“虞渊沉下”则详记为明朝殉葬诸臣姓氏爵里;“附记”分“漳泉海寇”、“水西”、“河北三叛”、“徐砀萧之贼”、“河南诸寨”、“淮南四镇”、“义乌杀降”、“湖南高寮源、紫寮源、牛寨、猴寨、天王寺诸贼”等子目,记述了南明的一些史事和各地小股起义军的一些情况。该书对崇祯理政颇为赞颂,认为“国家之祸,宰相与台谏为之也”(《虞渊沉中》)。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92年出版了由李学颖点校的《绥寇纪略》(十二卷和补遗三卷),将《绥寇纪略补遗》三卷收入该书之中。

猜你喜欢

  • 戒子通释

    八卷。宋刘清之(生卒年不详)撰。刘清之字子澄,号静春,临江人。绍兴二年进士,光宗时知袁州。是书博采经史群籍,凡有关家训的皆节录其大要,至于母训之教,也以备述。史称其甘贫力学,博极群书,故是编采摘繁富,

  • 产育宝庆方

    见《产育宝庆集》。

  • 涡阳县志

    十七卷,首一卷。黄佩兰修,玉佩箴等纂。黄佩兰,字自芳,河南叶县人,民国六年(1917)来知涡阳县事。王佩箴,字敬民,河南南阳人。涡阳县设治,始于清同治初年,割蒙、亳、宿、阜四县土壤相接者,隶于版图,并

  • 少司徒王公传

    一卷。明郭正城(1554-1612)撰。正城字美命,号明龙,江夏(今湖北武汉)人。万历进士,官至礼部侍郎。此书为明王重光(1502-1558)传记。重光字廷宣,号泺川,山东新城(今桓台)人。嘉靖进士,

  • 三因方

    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东坡年谱

    一卷。宋王宗稷撰。是为苏轼的首部年谱。王宗稷字伯言,五羊(今地不明)人。生卒年不详。自称绍兴十年(1140)随外祖守黄州(今湖北黄冈),到郡后首访东坡先生遗迹,思诸家诗文皆有年谱,独此尚阙,故作是谱。

  • 黟县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吴甸华修,程汝翼、俞正燮纂。吴甸华,江苏沭阳人,赐进士出身,嘉庆十三年(1804)来任黟县知县。程汝翼,贡生,黟县教谕。俞正燮,邑人,附监生。黟县志创始于明正德,再修于万历,三修于清

  • 郑氏六艺论

    一卷。汉郑玄(见《周易注》)撰,臧琳(1650-1713)辑。臧琳字玉林,武进(今属江苏)人,康熙间诸生,清代经学家。治《尔雅》、《说文》,通训诂之学。治经以汉注唐疏为主,实事求是,为阎若璩、钱大昕称

  • 唐史论断

    三卷,宋孙甫撰。孙甫(998-1057),字之翰,许州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天圣年间进士,累官秘阁校理,并著《三圣政范》,以前三朝故实校时政得失,力陈与西夏和盟的利弊关系,直言敢谏,反对宋夏和议,甚至

  • 伤寒论条辨续注

    十二卷。清郑重光(生卒年不详)撰。郑重光字在章、在莘、素圃,歙县(今属安徽)人。郑氏精通医术,对于温病、伤寒之学颇有研究。著有《郑素圃医书五种》、《素圃医案》、《温疫论补注》等书。郑氏推崇方有执所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