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续文献通考

续文献通考

二百五十四卷。明王圻(生卒年不详)撰。王圻字元翰,上海人。嘉靖四十四年进士,历官陕西布政参议。以著书为事。著有《三才图会》、《稗史类编》、《东吴水利考》。本书为续马端临之《文献通考》,而稍加变更其门目,编辑而成。其意为在《通考》之外,兼擅《通志》之长。分田赋、钱币、户口、职役、征权、市籴、土贡、国用、选举、学校(附书院)、节义、职官、郊社、宗庙、王礼、谥法、乐、兵、刑、经籍、六书、帝系、封建、道统、氏族、象纬、物异、舆地、四裔、方外三十考。比《文献通考》增加六目。取材多据史乘、文集、官牒、奏疏。较《文献通考》有所补充。南宋末期,金元以来,尤其明氏更详,所收的资料,有相当高的史学价值。后清乾隆帝敕编《续通考》,大多史料皆源于此书。但本书的编次较为繁杂,许多史料也欠考证,差误较多。如忠孝节烈的妇女,史书统以列女,本书则别立忠妇、孝妇、节妇、烈妇诸门。对笃行畸节,都统以孝义,而本书则别立顺孙、义夫、义女、义徒、义母、义妾、义仆诸门。又如贵州盐引课,宜列于盐铁门。打青草喂养马匹事例,宜列于兵考,而误入四赋考内等。此书虽为续《文献通考》,但二书体例迥异,因此《文献通考》列入故事,而《续文献通考》则列入类书。清毛奇龄有《续文献通考补》四十八卷,为本书补充之作。有万历三十一年刻本。今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案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时,认为其中有违碍清统治的记载,列为禁书,不准流传。乾隆帝又敕张廷玉等为总裁,齐召南等为纂修,重新编修了《续文献通考》二百五十卷。乾隆三十二年成书。又命清朝自为一编。嵇璜、刘墉等为总裁,经纪昀校订,乾隆四十九年成书。其书的分目基本同于《文献通考》,于郊社、宗庙二考中析出群祀、群庙两考,计二十六考。于诸考事迹,均先引正史,参以说部杂编,并广采议论,辅以史评,并附以案语考论。有清武英殿本,光绪间浙江书局本。

猜你喜欢

  • 小万卷斋诗稿

    三十二卷。《续稿》十二卷。清朱珔(1769-1850)撰。朱珔字玉存,一字兰坡,号兰友。安徽泾县人。清代文学家。嘉庆七年(1802)进士,改庶吉士,旋改编修,官至赞善,后因母病归里。主讲钟山、紫阳书院

  • 礼部集

    二十卷。《附录》一卷。元吴师道(1283-1344)撰。吴师道,字正传。婺州兰溪(今属浙江)人。此集原名《兰溪山房类稿》,因师道致仕后授奉议大夫礼部郎中,故易今名。共诗九卷,文十一卷。师道早年受学于金

  • 性理吟

    一卷。明谭宝焕撰。生平见《谭樵海集》条。是集成于明正德壬申(1512年),前有自序,皆用四书及性理中字句为题。前列朱子之说,而以一诗括其意。前集一卷为七言绝句,后集一卷为七言律诗。其意不在于诗,很难以

  • 内简尺牍编注

    十卷。宋孙觌(1081-1169)编。其生平履历见《鸿庆居士集四十二卷》条。其门人李祖尧为之注。其注中多取孙觌自著诗文以资考证。因李祖尧亲从孙觌游、较之任渊注陈师道、黄庭坚诗闻见更为有据。注释准确,典

  • 大乘止观法门

    四卷。陈代释慧思撰。慧思生平事迹详见《受菩萨戒仪》条。《大乘止观法门》唐代已失传,宋咸平年间释遵式得之于日本。此书共分五门,即止观依止,止观境界,止观体状,止观断得,止观作用。依止是指以意识依止于心,

  • 立斋遗文

    五卷。明邹智(1466-1491)撰。邹智,字汝愚,号立斋,四川省合州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选庶吉士。弘治三年(1490)。坐于御史汤鼐等妖言惑众,下狱。后赖人营救,免死。得与陈宪章游,其

  • 碑传集

    一百六十卷。清钱仪吉(1783-1850)撰。仪吉字蔼人,一字定庐,号衎石,又号星湖,浙江嘉兴人。嘉庆十三年(1808年)进士,官至给事中。该书记清代王侯将相百官及硕儒才彦之士,起自天命纪元,迄嘉庆朝

  • 静庵集

    一卷。明张羽(1333-1385)撰。张羽,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江西九江)人。元末,授安定书院山长。洪武六年(1373),征起,庭对称旨,授大常寺司丞,后兼翰林院,同掌文渊阁。著有《静居集

  • 风姬易遡

    五卷。明王宣撰。宣字纪卿,又字虚舟。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作王化卿。江西金溪人。该书只论上下经卦爻辞,其《自序》云:“风,伏羲姓;遡风者,溯卦。姬,文、周姓;遡姬者,溯彖爻。独不遡孔者,余观象家,非举业

  • 强斋集

    十卷。明殷奎(1331-1376)撰。殷奎,字寿章,一字孝伯,号强斋,江苏省昆山县人。洪武二年(1369)荐赴京师,考试成绩优秀,将授郡县职。殷奎以母老求官近职,结果被远遣陕西咸阳任教谕,洪武七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