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清代陈伟撰。此书是作者在光绪甲申年(1884)至光绪戊子年(1888)间研读群经及地理著作《水道提纲》诸书时,所提出的疑问及问题并列成条目以备后来解决。每节读书笔记后有“俟问俟质”条目,“俟质”
一卷。《学言》三卷。明刘宗周(1578——1645)撰。刘宗周字起东,号念台,因讲学于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中进士,历任礼部主事、光禄寺丞、太仆少卿、工部
十八卷。清黄之隽(1668-1748)撰。隽字石牧,号唐堂。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工诗、善作杂剧、传奇等。此集为作者早年所撰集。共十八卷。全书包括序一卷,诗十七卷。诗全部是集唐人诗句而成、序也是集唐人
六卷。清胡文英(详见《诗经逢原》)撰。此书凡六卷,不释全经,亦不录经文,凡有所得,则分别条录之。据书首自序云:“余前辑《诗经逢原》、《诗经补遗》,而意有未尽,复为《毛诗通义》。”知此书是在《诗经逢原》
六卷。不著撰人。明宪宗时官撰。书前有刑部员外郎姚江舒春序,序中称太监钱公总掌御马监,命本监中官善于马者,依据马经旧本,参以群书,详加考订,辑成此书。卷数不等,明刻《图像马经全书》为十卷。《四库全书总目
①十四卷。清朱元丰、孔传楹修,吴诒恕纂。朱元丰,字端可,号诚斋,浙江桐乡人。清雍正二年(1724)举人,历华亭、金坛知县,乾隆九年知清河县事。孔传楹,山东曲阜人,举人,乾隆十五年任清河县知。吴诒恕,字
五卷。明冯士骅(生卒年不详)撰。士骅字仲先,一字大蘧,古吴(今江苏苏州)人。据该书卷首自序,可知土骅大约活动于明天启、崇祯时。《春秋三发》也是为科举制义而作。元代考试鉴于《春秋》一经,可以出题的不过七
①一卷。敦煌遗书唐写本,唐陆德明撰。德明字元朗,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官至唐国博士,兼太子中允,赠齐州刺史、吴县开国男。其事见于新、旧《唐书》本传。此本出于甘肃敦煌石室。据后记知,其写于唐开元二十六
一卷。近代王国维(1877-1927)撰。国维字静安,号观堂,又号永观,浙江海宁人。清末秀才,师事罗振玉,曾任清华研究院教授。著述甚丰。有《殷墟书契考》、《流沙坠简考释》等六十二种;另外有关古代韵书、
六十卷,附录一卷,清张白撰。张白,字介臣,号定峰,江阴(今江苏江阴)人,县学生,肆力于学,尤精于史,于是穷四十年精力写成《读史大略》一书,另附子晋《史略》一卷。此书从开天辟地的远古时期,直至元末,对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