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续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

二百二十卷。清毕沅(1730-1797)撰。沅字秋帆、儴蘅,号灵岩山人,镇洋(今江苏太仓)人。乾隆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湖广总督。通经史及小学、金石、地理,也能诗文。有《灵岩山人文集》、《灵岩山人诗集》,其他著述收入《经训堂丛书》。本书原名《宋元编年》。沅以前人诸《资治通鉴》续作未尽完善,因延请当时学者严长明、程晋芳、邵晋涵、洪亮吉、孙星衍、章学诚等协力,另著此篇。书成于乾隆末年,历时二十余年。包括宋纪一百八十二卷,元纪三十八卷。凡二百三十五万余字。该书以徐乾学《资治通鉴后编》为底本,并博采元代脱脱的《宋史》、《辽史》、《金史》,及明代宋濂等的《元史》和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及叶隆礼《契丹国志》等书,还参考了各家文集、说部一百一十余种,予以剪裁充实。其记事上起宋太祖建隆元年(960),与《资治通鉴》相衔接,下迄元顺帝至正三十年(1370),较《通鉴后编》多三年。宋纪部分,叙事辽、金、夏与宋并重,对辽、金和宋末史实增补甚多,最称精详。改变了以前诸家详宋而略辽、金之弊病,为贯通宋元基本史实较好的书。惟元纪部分,稍流于简略,通编文字缺乏熔铸,考订亦未尽精审。正文之下,取《通鉴》之例,自撰《考异》辨别史事的虚实和史料的真伪。总体说来,该书取材丰富,铨真条理,叙事详而不芜。此书原经邵晋涵最后审定,据章学诚说,邵氏订正之本未及刊行。毕氏生前书仅刻成一百零三卷,毕氏卒后,因贪污案发而全家被抄,书稿亦乱。嘉庆六年(1801)桐乡冯集梧得其稿本,续刊一百一十七卷,始成全书。故一百零三卷后,卷中凡分年处,都各冠年号,与其前体例不合。本书被收入《资治通鉴汇刻》和《四部备要》,有同治间江苏局本。1957年中华书局出版容肇祖、聂崇歧校勘本,发现书中讹误、遗漏、衍文、颠倒、重复等问题约二千四百条,胜于前刊之本。另有古籍出版社1957年版,中华书局1964年新1版,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影印本。

猜你喜欢

  • 望江南词

    一卷。清来秀(生卒年未详)撰。来秀字俊,姓伍尧氏,国子监祭酒法式善孙,官至知府。有《扫叶亭集》。此其杂集别行之本。所作《望江南词》四十阕,专咏都门景物。盖亦竹枝词、打油歌之类,记俚事以俏语出之。有“都

  • 静轩集

    五卷。《附录》一卷。元阎复(1236-1312)撰。复字子静。高唐(今属山东)人。至元八年(1271)以荐为翰林应奉。后为翰林学士,浙西道肃政廉访使。大德四年(1300)拜翰林学士承旨。复原有文集五十

  • 午窗随笔

    四卷。清代郭梦星(生卒年不详)撰。郭梦星著有《尚书小札》等著作。此书属于札记,记载考证内容较杂,阐述经义、考据论证史事及清代的一些掌故、杂事,也有一些诗文之类考证。书中不分门类,评说经义之处多不符正统

  • 明珰彰瘅录

    一卷。明顾尔迈(生卒不详)撰。顾尔迈,淮安(今江苏省淮安县)人,生平事迹不详。《明珰彰瘅录》之“珰”即宦官,“彰瘅”即“彰善瘅恶”之义。该书取材《实录》、《宪章》、《中官考》诸书有关宦官之文,而详加评

  • 春秋书法比义

    十二卷。清刘曾璇撰。曾璇字荫渠,盐山(今河北盐山)人,官定州学正、泰安县知县。作者认为,读《春秋》之法,应发明书法,比事见义,兼采《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及胡安国《春秋传》诸家之说,以及清代学

  • 太仓稊米集

    七十卷。宋周紫芝(1082-?)撰。周紫芝,宣城(今安徽芜湖)人,字少隐,自号竹坡居士。宋高宗至孝宗时在世。卒年不详。绍兴中进士,历官枢密院编修,左司员外郎。其人,有才无节,因为阿附秦桧,世人论之甚少

  • 解字赘言

    一卷。清吕调阳(其生平著述未详)撰。是编系吕氏读许书之札记,立论多较通达。如论未有文字之先,“百物皆有名,其名皆俗所名也。圣人制书契,即本俗所名者,与之画出,故能使人人通晓,所谓万民以察也”。论形声,

  • 四书蒙引

    十五卷。别附一卷。明蔡清(1459-1509)撰。蔡清字介夫,号虚斋,福建晋江人,明代理学家。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曾任江西提学副使等职。学宗朱熹。著有《易经蒙引》、《四书蒙引》。其作此书,初稿

  • 史说萱苏

    一卷。明黄以升(生卒年不详)撰。黄以升字孝义,龙溪(今福建樟州)人。本书杂摘史事中相类者,随笔记录,加以评议。自序云:皋苏释劳,萱草忘忧,故以萱苏为名。

  • 夹江县志

    十二卷首一卷,清王佐修,涂崧纂。王佐,曾任夹江县知县。涂崧,奉新人。《夹江县志》嘉庆十八(1813)刻本,共十二卷。分为,卷一图志,卷二方舆志,卷三建设志,卷四赋役志,卷五祀典,卷六秩官志,卷七选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