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绵竹县志

绵竹县志

①四十四卷,清沈瓌纂修。沈瓌,浙江归安人,曾任绵竹县知县。绵竹县志创修于康熙间邑令李如瓌、徐世法。后县令王谦言又重修补辑,曾为五卷,而分为八门。嘉庆中,蜀修通志,徵诸邑乘,沈瓌乃为续王志而成兹篇。《绵竹县志》嘉庆十八年(1813)刻本,共四十四卷。此志分门别类,一遵省颁章程,而于屯田、边防、驿传、土司、屯练、钱法、木政、权政、古帝王、故宫、僭窃等邑所无者,则阙之。体例较完备,记述亦称详备。此本凡例第四条和第五条,有墨笔涂改处。建署沿革门下记康熙二十六年(1687)丁卯绵州省入汉州旁,注有“二十六年以后县令多有政绩,旧志可考,此云省入汉州,误甚。”另学校门晋熙书院旁注有“景熙”等字,多被蛀蚀,均不知出自谁手。② 十八卷,清王佐修,黄尚毅等纂。王佐字岳生,曾知绵竹县事。黄尚毅字仲生,邑人,举人,为名儒杨叔乔先生入室弟子。《绵竹县志》民国九年(1920)刻本,共十八卷。其目如下:舆地第一,建置第二,田赋第三,公产第四,官师第五,人物第六,列女第七,物产第八,实业第九,学校第十,选举第十一,礼乐第十二,风俗第十三,慈善第十四,武备第十五,古迹第十六,宗教第十七,杂录第十八。此志体例较完善。目广搜博采,记述翔实。尤其有关杨叔乔先生之逝世经过,叙之甚详,可供后人参考。

猜你喜欢

  • 四书记闻

    二卷。清管同撰。管同字异之,上元(今江苏江宁)人。少年时受业于古文大师姚鼐,工古文,与梅曾亮齐名。是书题名《记闻》,盖多得于平日师友绪论。其中述姚鼐说最多,梅曾亮、孙星衍、钱大昕等人之说也时有所引。引

  • 说四书

    ① 四卷。清郭善邻撰。善邻字畏斋,河南商邱(今河南商丘)人。著有《春秋解》、《春秋解总论》、《兴观录》、《孝子传士训》、《士戒》、《春山文集》。善邻曾就四书于其讲性理之处,每则各为一文,大要在发明朱子

  • 周易爻辰申郑义

    一卷。清何秋涛撰。何秋涛字愿船,光泽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士,官到刑部主事。关于郑玄的爻表之说,清代的惠栋、张惠言等皆有撰述,而王引之、焦循则加以驳斥。作者认为现在所见到的爻表,并非是郑玄学说

  • 嘉谷山房诗草

    四卷。清张君玉撰。张君玉字嘉谷、号麓湄,广东英德人。生卒年不详。贡生。是诗草有:《登五层楼》、《春日闲咏》等篇章;诗体分五言、七言。该书为清同治间刻柳堂师友诗录本。

  • 断碑集

    一卷。明方豪撰。方豪字思道,开化(今属浙江)人。生卒不详。正德三年(1508)进士,官至湖广按察司副使。该书是其任沙河县(今属河北)知县时,专记重立颜真卿所书宋璟《神道碑》一事始末情况的著作。《神道碑

  • 庞文恪公年谱

    一卷。清庞钟璐自编。钟璐字宝生,清末江苏常熟人,道光二十六年(1846)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卒谥文恪。前五十一年为钟璐自述,名《知非录》,后四年为其子庞文鸿补编。本谱收有谕祭谕碑及翁同和撰墓志铭。现存

  • 闽书

    一百五十四卷,明何乔远纂。何乔远,福建晋江人,万历十四年(1586)进士,授刑部主事。累擢礼部郎中,后因触犯宦官,被谪为广西布政司,不就归里,泰昌年间,召为太仆少卿,崇祯二年,再次引归。居家期间,博览

  • 新本白石山房稿

    五卷。明张孟兼(约1350前后在世)撰。孟兼名丁,以字行,浦江(属浙江)人,生卒年均不详。洪武初(1368)徵为国子监学录,与修《元史》,后累官至山东按察司副使。著有《白石山房逸稿》。据《明史·艺文志

  • 天门县志

    ①二十四卷,首一卷,清胡翼修,章镳纂。胡翼,字筠亭,安徽歙县人,乾隆二十一年(1756)举人,官天门知县。章镳,字励堂,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乾隆二十一年(1756)进士,官应城知县。景陵县西有天

  • 六书正义

    十二卷。明吴元满(生卒年不详)撰。元满字敬甫,歙县(今属安徽)人,万历中(1573-1619)布衣。专注于字学,著有《六书正义》、《六书总要》、《六书溯原直音》、《谐声指南》等。此书略仿《六书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