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绿野仙踪

绿野仙踪

清李百川撰。李百川清雍正、乾隆时人,乡贯无考。据作者自序,他家居时“最爱谈鬼”,常约友人共话新奇。后移居乡塾,做过乡村教师。他家原也富有,因代人借债而破产。1753年携家漂泊,在扬州旅邸草创《绿野仙踪》前三十回。后辗转奔走,历近十年,于1762年在河南完成全书。在扬州时,作者“人过三十”,据此推断,当生于康熙末年至雍正元年之间。卒年不详。《绿野仙踪》共一百回,主要叙述冷于冰弃家修道成仙,并度化猿不邪、连城璧、温如玉等人的故事。主人公冷于冰,出生于富裕好礼之家,天生仙骨,聪颖绝伦。但进京赶考,一个偶然机会代太师严嵩写祝寿文章,得入严府作幕友,识破官场黑暗,遂心灰意冷,抛弃娇妻爱子,离家出走,入深山荒谷寻仙访道。历经种种奇遇,斩妖除怪,广积阴德,终于位列仙班。这部作品虽名列神怪小说,以访仙修道、诛妖降怪为结构框架,安排了许多呼风唤雨、腾云驾雾、降妖捉怪的情节,但实际上摹写的却是现实生活的人情世态,反映了明代中叶官场的黑暗、政治的腐败和世风的污浊等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关怀民生疾苦,渴望济世救人的愿望。正如作者自己在序中所说:“总缘蓬行异域,无可遣愁,乃作此呕吐生活耳。”但是,作者用很大篇幅去写冷于冰等人修道访仙,画符念咒的活动和呼风唤雨、遁地飞升等神术,主人公形象苍白、没有血肉,影响了作品的社会作用和艺术价值。小说的语言也很有特色,大量的口语、俚语的运用,生动流畅,富于幽默讽刺味道。书中的淫秽描写和封建伦理的说教,是其糟粕。现留存下来的《绿野仙踪》的版本有抄本和刻本两种。抄本一百回,也称百回本。此书前有作者自序和陶家鹤、侯定超二人的序,又有书中所写人物画像四十二幅。百回抄本原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1986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影印出版,并同时出版了标点整理的铅印本。刻本全书八十回,今知较早的为道光十年(1830)刻本,故事梗概大体相同,也有明显的删节痕迹。刻本中有些情节是抄本中没有的,究竟是由于作者的修改,还是删节者加的,不得而知。

猜你喜欢

  • 伤寒直格

    见《伤寒直格方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 二南遗音

    四卷。清刘绍攽(生卒年不详)编。刘绍攽字继贡,三原(今陕西)人。雍正中以诸生荐为什邡县,调南允,有政声。工诗文,喜讲古韵、方程句股,熟于史事并各代典制。著有《九畹集》、《周易详说》。是集凡四卷。所录皆

  • 侍讲日记

    见《吕氏杂记》

  • 诗考

    一卷。《诗地理考》六卷。王应麟(1223-1296)撰。王应麟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庆元府(路治在今浙江鄞县)人。南宋著名学者。淳祐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兼给事中。他学问广博,在经史百家、天文地理等方面都有

  • 毛诗题纲

    一卷。清王谟辑。见于《宋史·艺文志》,但于作者及年代皆不著录。疑是唐代作品。王谟自《太平御览》辑录四条。有《汉魏遗书》本。

  • 通史它石

    三卷,明仇俊卿撰。俊卿字舜征,海盐(今属江苏省)人,万历年间任国子监博士,著有《海塘录》、《海盐志》等。《通史它石》取错玉之义,所论史事多关于人品治道。因卷帙浩繁,在天启年间,胡孝辕取其尤玮者,集成三

  • 西医内科全书

    十六卷。美国嘉约翰(详见《医理略述》)口译,孔庆高(生卒年不详)笔述。孔庆高,字继民。此书论胃肠各症三卷,肝等各症三卷,肺部各症三卷,脑部各症三卷,热症总论二卷,杂症时疫二卷,对西医内科之学传入我国,

  • 纪文达公遗集

    十六卷。《诗集》十六卷。清纪昀(1724-1805)撰。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号石云。河北献县人。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改庶吉士,累迁侍读学士,坐事戍乌鲁木齐。寻释还京,复授编修,官至礼部尚书

  • 尔雅新义

    二十卷。宋陆佃撰。陆佃(1042-1102)字农师,号陶山,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县)人。北宋训诂学家。受学于王安石。熙宁三年(1070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给事中。曾与王子韶(圣美)校定《说文》。精礼

  • 韵问

    一卷。清毛先舒撰。毛氏生平著述,见“声韵丛说”。是编杂论古韵,设客问七则以畅其说。其论“东”“冬”之分,谓有唇舌之别。以唇辨之,则东部一韵多开唇出声者也;冬部一韵多撮唇出声者也。以舌辨之,则东德翁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