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罗洋诗草

罗洋诗草

一卷。清郭焌(1714-1755)撰。事迹见《罗洋文集》条。此诗集中有五言古体三十首、七言古体二十二首、五言律诗九十七首、七言律诗九十五首、五言绝句二十三首、七言绝句九十二首、六言绝句六首、四言绝句四首。共三百六十余首。郭焌诗天才横溢,于古风尤为擅长。卷中五古如赠周白民、出都、柳林、夏夜、借生日。七古如狄母诗、题王仲箎钓鱼斗、题李宝霖永怀图、溧母祠、黄金台故址、对雨雪香园作、车格格行山东道上作、重阳后四日同人议集分赋、悲歌行、郑州道中、归养图为欧阳瑶闽作。五律如阜兰和答孙邻初六首、舟发潭城、舟过洞庭、早起二首、丙辰除夕书怀、哭长子书城、初夏、雨后。七律如再游五泉、中秋前一夕同紫亭宿李氏园亭、湘潭晚发、哭陈宗五、广水早发、暮归襄樊书感、溪上晚秋。五绝如葛衣、偶成二首、同年舒伯麓招至合水得四绝句。七绝如金口小除、梦中作、秋夜。诸篇大都神采飘逸,构思敏捷,不失为才人之作。姚鼐《惜抱轩诗集》有赠郭昆莆助教诗:君才磊落天下奇,四海贤隽谁不知,五年见子铜驼陌,澹沱东风吹鬓丝。又阮葵生《七录斋诗选》有题潇湘问渡图诗云:鹿原不作罗洋逝,话到湘衡泪满巾,君过洞庭应问讯,桔洲枫浦有词人。由此可见郭焌为当时文人贤士所推崇。有清嘉庆十八年(1813)家刻本。

猜你喜欢

  • 无求子伤寒百问

    见《类证活人书》。

  • 易经通注

    九卷。清大学士傅以渐、左庶子曹本荣奉旨撰写。首载顺治十三年十月十五日谕旨,次载顺治十五年十月傅以渐等进书表,则是书完成于1656年至1658年间。次为傅以渐序文,略谓明永乐年间,官修《周易大全》综合元

  • 文端集

    五十三卷。清张英(1637-1708)撰。张英字梦敦。安徽桐城人。康熙时诗文家,康熙六年(1667)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充日讲起居注官,累迁至礼部侍郎。康熙三十八年授文华殿大学士。死后谥文端。著有《易

  • 罗圭峰文集

    三十卷。明罗(?-约1519)撰。罗字景鸿,江西南城人。成化末年(1487)领京闱乡试第一,次年举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右侍郎,遇事严谨,僚属畏惮。谥号文肃,学者称圭峰先生。著有《罗圭峰文集》。据周亮工《

  • 蓝户部集

    二十六卷。清蓝千秋(约公元1729年前后在世)撰。蓝千秋,字长青,一作长清,号石,宜黄(今江西宜黄县)人,生卒年均不详。千秋以诸生荐授国子监学正,官至盛京户部员外郎。集中诗四卷,文二十二卷。然其诗文皆

  • 朱襄毅疏草

    十二卷。朱燮元撰。朱燮元(1566-1638)明浙江山阴(今绍兴)人。万历进士,历官兵部尚书,总督四川、贵州军务,后晋左柱国、少师,事迹具见《督蜀疏草》条。《朱襄毅疏草》及其总督云贵时,论平定诸苗奏疏

  • 乾隆英使觐见记

    三卷。英国马戛尔尼(Macartney)撰,江阴刘复译。该书记以马戛尔尼为正使的英使团,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赴热河觐见清廷皇帝之经历。现有中华书局本。

  • 古今通韵

    十二卷。清毛奇龄撰。毛奇龄生平见“越语肯綮录”。是书为排斥顾炎武《音学五书》而作。创为五部、三声、两界、两合之说。五部是:东冬江阳庚青蒸为一部、支微齐佳灰为一部、鱼虞歌麻萧肴豪尤为一部、真文元寒删先为

  • 扬州变略

    一卷。明不著撰人名氏。《扬州变略》记弘光立朝南京后,命北来官军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高杰为四镇,分防驻守。以史可法为督师,坐镇扬州,总摄其事。四镇拥兵自卫,不服从史可法调遣。高杰军原为李自成农民起义

  • 洪范皇极内篇

    五卷。宋蔡沈(1167-1230)撰。蔡沈字仲默,南宋建州建阳(今福建建阳)人。为著名易学家蔡元定之子,蔡渊、蔡沆之弟,隐居九峰,屡荐不仕,学者称九峰先生。少承父学,师事朱熹,颇得其传。蔡元定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