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卷。清杨恩寿(详见《词余丛话》)撰。此书与《词余丛话》体例相同。卷一为“原律续”,卷二为“原文续”,卷三为“原事续”,分别谈声律、评曲文、记本事及掌故。所举撰者、曲名,有“曲录”未备者,但考核不详。
一名梅花渡异林,一名支子固先生汇辑异林,十卷。明支允坚(生卒年不详)撰。支允坚,字子固,号梅坡居士,生平事迹不详。此书为支允坚所撰四种书的合刻本,共十卷,其中《轶史随笔》二卷,《时事漫记》三卷,《轶语
十五卷。清刘逢禄撰。是编卷末有嘉庆八年(1803)江苏学政平恕序。云逢禄“谨用缮录七经中睿断之文,裁正四子书典故之说,依乎章次,综以义类”。又云“书曰是彝是训,于帝其训,谨取经语,用识编言。爰题曰四书
十九卷。明乔世宁撰。世宁为明代诗文作家,字景叔,号三石子。耀州(陕西耀县)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除南刑部主事。历郎中,出为四川佥事,历湖广提学副使、河南参政、进四川按察使。以母忧
二十二卷。不著撰人名氏。书中所引的事迹至南宋末年。据此推断,此书可能是无人所为。建阳麻沙刊版。此书每二卷为一集,以广韵排列,以四声分隶各姓。末二卷为复姓。复姓之中,以上一字为韵而排列。每姓都引史传人物
二十八卷。清代应撝谦撰。应撝谦见《周易应氏集解》。此书是作者把自己所撰的《性理大全》一书加以修订、增改而成,全书主要是阐述列举儒家关于“心性”、“命理”方面的内容,卷首摘录了“阴阳性命”的论述,于卷末
一卷。续一卷。别记一卷,甲行日注八卷。明叶绍袁(1589-1648)自撰。绍袁字仲韶,号天寥道人,江苏吴江人。天启进士,官至工部主事,崇祯三年(1630年)乞归。明亡后出家为僧。著有《湖隐外史》、《甲
一卷。清钱大昭(1744-1813)撰。大昭字晦之,一字竹庐,嘉定(今属上海市)人。钱大昕弟,事兄如师,不求闻达,潜心学问。主要著作有《说文统释》、《广雅疏义》、《迩言》、《嘉定金石文字记》、《尔雅释
四卷。清刘飞(生卒年不详)集,傅山书。刘飞,字雪崖。该帖未著摹刻年月,但据帖前张石舟之题跋,知其时代当在道光、咸丰间。该帖所选傅山书迹,篆隶真草皆有。包慎伯对此帖颇示不满,认为傅山书多缭绕、偏软之笔;
八卷。清胡时忠撰。胡时忠原名时亨,字慎三,无锡(今属江苏)人。明崇祯时举人。生卒年不详。本书主要记载孔府祀典之事,先列位次,而对儒家圣贤各予著录,第八卷为考证辩论之词,共十五篇。《四库全书》列于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