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群经平议

群经平议

三十五卷。清俞樾撰。俞樾生平见“广雅释诂疏证拾遗”。在清末训诂之学衰微时期,能坚守壁垒,保持朴学作风,继续乾嘉大师余绪,作出贡献的学者,公推俞氏及孙诒让二公。俞氏著述宏富,总汇为《春在堂全书》,凡四百九十卷。其中关乎语言文字之学者,以《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古书疑义举例》为代表。俞氏治学崇尚王氏父子,《群经平议》仿照王引之《经义述闻》体例,所平议者为《周易》、《尚书》、《周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大戴礼》、《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春秋左传》、《国语》、《论语》、《孟子》、《尔雅》,凡十五种。是书大要在考订群书讹舛,审定字义,发明通假,正其句读,于特殊文法和修辞现象亦有所阐发。俞氏继承王氏父子传统,以古音求古义,不限形体,故是书多有精意,为学者所服膺。于王氏之所遗漏失误之处,尚能拾遗补苴,订讹辨误,钩沉索隐,曲而能中。然俞氏求新太过,往往缺少足够根据即摒弃故训创发新解,武断之处时或有之,其治学不如王氏父子谨严。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云:“阅俞荫甫《群经平议》《易》、《书》、《诗》诸条,其书涵泳经文,务抉难词疑义,而以文从字顺求之,盖本高邮王氏家法,故不主故训,惟求达诂;亦往往失于武断,或意过其通,转涉支离。然多识古义,持论有本,证引疏通,时有创获,同时学者,未能或之先也。”《群经平议》收在《春在堂全书》中。光绪十五年(1889年)《春在堂全书》重定刻本凡一百八十八种、四百九十卷。另有光绪十四年(1888年)南菁书院所刊《清经解续编》本等。中华书局印本通行。

猜你喜欢

  • 元英集

    八卷。唐方干(约860前后在世)(生卒年均不详)撰。方干字雄飞,号方三拜,桐庐(今属浙江省)人。诗人。少习待律,诗著名江南,与贾岛、李郢、无少、翁洮、吴融、罗邺等寄赠酬唱,李频、孙郃等尊之为师。以布衣

  • 春秋左氏传传注例略

    一卷。刘师培(1884-1919)撰。刘师培字申叔,号左庵,江苏仪征人,近代著名学者。他是清代著名经学家刘文淇的曾孙,其家四代都以《左传》名家。1903年在上海晤见章炳麟,赞成“光复”,改名光汉,撰《

  • 小雅

    见“小尔雅”。

  • 河图纬

    不分卷。清黄奭辑。共辑录河图纬佚文五十三则。篇名十五种,即河图秘徵、河图帝通纪、河图著命、河图说徵、河图考灵曜、河图真钩、河图提刘、河图会昌符、河图天灵、河图要元、河图叶光纪、河图绛象、河图皇参持、河

  • 类稿

    十卷。明涂几(约1497前后在世)撰。涂几,字寸约,又字孟规,宜黄(今江西)人。生卒年均不详。志尚高古,隐居著述。尝学于李存,究心象山之学。弘治初(1488)拟进时事策十九篇,因疾不果。几工词赋,得骚

  • 伤寒五法

    五卷。明陈志明(生卒年不详)撰。陈志明,字养晦,黄州(今湖北省长江以北一带)人。一说此书为陈长卿撰,陈长卿身世不详。据考,此书可能系陈志明得自陈长卿,为谁所作不详,又经陈志明增补而成今本流行。所谓五法

  • 邵武徐氏丛书

    二十二种,一百四十八卷。清徐干编。徐干字小勿,邵武(今福建邵武县)人。生卒年不详。丛书所收著作都是古代学者所作。共分两集,初集十四种,八十四卷,多为经史要籍。如丁晏重编《郑氏诗谱考正》一卷,郑氏原书次

  • 何燕泉诗

    四卷。明何孟春撰。何孟春,字子元,彬州(属陕西)人,生卒年不详。弘治六年(1493)进士,累官至南京工部郎。孟春少游李东阳之门,学句宏博。著有《何文简疏议》(已著录)等。此集收诗四卷,系明嘉靖间蒋文化

  • 宜章县志

    二十四卷,首一卷,。永图修,龚立海、黄本骐纂。陈永图字固庵,涪州人,曾任宜章县知县。龚立海字云涛,巴陵人,贡生。黄本骐字花耘,宁乡人,举人。宜章置县始于隋朝,初名义章,至宋改为宜章,迄无更易。《宜章县

  • 剩语

    二卷。元艾性夫(约1279年前后在世)撰。艾性夫字天谓,号孤山,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生卒年不详。与兄艾叔可、艾宪同有诗名,时称“抚州三艾”。入元,为江浙儒学提举。著有《剩语》、《孤山晚稿》。此集为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