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翰苑集

翰苑集

二十二卷。唐陆贽(754-805)撰。陆贽字敬舆,唐代诗文家。嘉兴(今属浙江)人。十八岁进士及第,又登博学宏词制科。授华州郑县尉、后授渭南尉、迁监察御史。唐德宗时召为翰林学士,转祠部员外郎。后转为中书舍人并兼翰林学士。后受谗毁,罢知政事。唐顺宗即位后诏还,诏未至而卒,赠兵部尚书,谥号宣。陆贽长于奏议政论,文章挥洒自如。其诗多为写景抒情之作。其著作有《遗使录》、《备举文言》、《陆氏集验方》及《论议表疏集》等多种。根据《艺文志》载贽有《议论表疏集》十二卷。又《翰苑集》十卷。陈振孙《书录解题》载《陆宣公集》二十二卷,中分翰苑、牓子为二集,其目也与史志相同。晁公武《读书志》所载乃只有《奏议十二卷》。元祐中,苏轼乞校正进呈,改从今名。疑是裒诸集成此书,与史志名目全不相合。今考尤袤《遂初堂书目》所列,实作《翰苑集》。而钱曾《读书敏求记》载所见宋椠大字本二十二卷,也作《翰苑集》。可知自南宋以后,已合议论表疏为一集,而总题以翰苑之名。公武所见为元祐本,恐非全册。宋祁作贽传赞,称其论谏数十百篇,“讥陈时病,皆本仁义,炳炳如丹青,而惜德宗之不能尽用”。故《新唐书例》不录排偶之作,独取贽文十余篇,以为后世法。司马光作《资治通鉴》,尤重陆贽议论,采奏疏三十九篇。其后苏轼亦乞以贽文校正进读。知其文虽多出于一时匡救规切之语,但对古今政治得失之故,无不深切著明。因而历代宝重。有内府藏本。

猜你喜欢

  • 性理群书句解

    二十三卷。南宋熊节(生卒年不详)编,熊刚大(生卒年不详)注。熊节字端操,建阳(今属福建)人,官至通直郎,知闽清具事。熊刚大亦建阳人,受业于蔡渊、黄干。为朱熹的再传弟子,嘉定进士,掌建安书院朱文公诸贤从

  • 读中庸偶记

    一卷。清邱壑(详见《读大学偶记》)撰。是书随意涉笔,但语多见解。唯说“中庸”二字,谓《中庸》也是言礼之书,中是体,和是用。孔子曰:“礼之用,和为贵,用其中之谓中庸。”庸即用,致中和,则用中之谓,无时不

  • 君鉴

    五十卷。明景皇帝朱祁钰(1428-1457)撰。朱祁钰是宣宗次子,英宗之弟,母贤妃吴氏。英宗在位封朱祁钰为郕王。正统十四年(1449)七月,英宗亲征瓦刺,郕王奉命留守北京,八月,因土木之变,败耗传京,

  • 唐宋八大家文钞

    十九卷。清张伯行(1651-1725)编辑。张伯行,字孝先,号敬庵,一号恕斋。仪封(今河南兰考县)人。康熙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康熙曾称其操守为天下第一清官,专治程朱理学,汇刻《正谊堂丛书》,著有《困学

  • 玩画斋杂著编

    八卷。明姚翼(约1561年前后在世)撰。姚翼,字翔卿,号孺参,晚号海屋子。归德(今河南商丘一带)人。生卒不详。由岁贡生官湖北广济县(今武穴)知县。是集皆所著杂文,编年排次。姚翼为茅坤妇弟,其文格亦略有

  • 安序堂文钞

    二十卷。清毛际可(1633-1708)撰。毛际可字会侯,号鹤舫,遂安(浙江省金华市)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授河南彰德府推官,后历任固城、详府等知县。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不第,

  • 谢耳伯诗集

    八卷。《文集》十六卷。明谢兆申(约1624年前后在世)撰。谢兆申,字伯元(一作保元),号耳伯,又号太弋山樵,福建邵武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中贡生。前有其乡人曹能始序。黄居中序称,“其平生喜交异人,购异书

  • 浯溪记

    一卷。清黄之隽撰。黄之隽,字牧石,号堂,华亭(今上海)人,康熙间进士,官编修,坐事罢归。喜收藏书,著述甚富,尤工诗,著有《堂集》,能别开生面。其幼时爱诵《次山集》,读其所铭浯溪山水,心神向往、康熙五十

  • 十六国年表

    二十二卷。清孔尚质撰。孔尚质,字元长,清武陵(今湖南常德市)人,此编虽然是以年表为名,然而实非司马迁旁行斜上之体。其体例多不允协。例如每年但大书甲子,且以晋宋年号与潜号分注,则统绪全然背离。其书未附《

  • 南汉书

    十八卷。考异十八卷。文字四卷,丛录二卷。清梁廷楠撰。梁廷楠(1796-1861),字章冉,号藤花亭主人,清代广东顺德人。贡生,咸丰时赐内阁中书,加侍读衔。鸦片战争中,支持林则徐禁烟。学问广博、立著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