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老子口义

老子口义

四卷。宋林希逸(详见《考工记解》)撰。《老子口义》又称《道德真经口义》。此书成于景定辛酉年(1261)。焦竑《国史志》著录林希逸《老子口义》四卷,即上两卷为《道经》,下两卷为《德经》。《述古堂书目》著录《老子林庸斋口义》二卷,即《道经》、《德经》。其内容实质与四卷本相暗合。然林希逸未做详细区分,所以有二卷、四卷之异。据卷首《道德真经口义发题》称,河上公《老子》分八十一章;严遵分七十二章,唐玄宗改定章句,皆有漏洞。认为《老子》以无为无事,借物明道为主旨,前人注释虽多,众说不一,皆非原经本义;其中苏颖滨之注本较为接近,但其释解多与佛书相合,文义语脉,也不贯通,其间也存在不少疑异,所以做此书。《老子口义》以推寻《老子》初意为目的,经分八十章,每章都以首句为标题。其述《老子》以论儒道异同为要旨,所述偶有可取之处,但细加推敲,又觉支离。其释解经文与《礼记》、《易经》相参,常立新说。随文直接注释,行文语言简明,解说畅达,源流考证也颇详尽。此书不仅适于传授、讲义之用,而且对于后世研究《老子》实助一臂之力。现存明《道藏》本、明《道藏举要》本、明嘉靖刻《庸斋三子口义》本。

猜你喜欢

  • 宝峰集

    二卷。宋赵偕(约1279年前后在世)撰。赵偕,字子永,慈溪(今浙江慈溪县)人。赵偕乃宋之宗室,宋亡不仕,隐于大宝山东麓,学者称“宝峰先生”。著有《宝峰集》。此集为其外孙顾恭所编,分上、下二卷,后在兵火

  • 静海县志

    ①四卷。清阎甲胤修,马方伸纂。阎甲胤,陕西渭南人,贡生,曾任静海县知县。马方伸,顺天密云人,举人,曾任静海县学训导。静海其志创修于明天启天间,其书藏于县库,然顺治初年损于兵乱。康熙十一年(1872)檄

  • 明官制

    五卷。不著撰人名氏。本书备录明代直省各府、州、县文武官员之品秩、职掌,以及各州县道里远近、编户多寡、到任期限。皆取材于《明会典》及《一统志》各书。盖坊间所刊刻,以便仕宦之检阅,实为资料汇编,然有实用价

  • 濯旧稿

    一卷。明王俊(生卒年不详)撰。王俊字机翁,弋阳(今江西省弋阳县)人。弘治六年(1493)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庄。此书内容多以周子、程子、邵子、张子之言击排朱子,同时也极力攻击陆九渊。但其学说仍坠

  • 一枕奇

    即《鸳鸯针》之一二卷。见《鸳鸯针》。

  • 李濂医史

    见《医史》。

  • 周易示儿录

    三卷,清沈绍勋撰。此书是作者为其子写的周易教科书,故所论易学有关问题十分广泛。书分三篇。上篇十五章,论成卦之理,从宋人的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先天后天河洛之说到汉人的世应、归游、互卦之学皆有论述。中篇分十五

  • 蜀石经毛诗考正

    一卷。清严杰撰。杰字厚民,号鸥盟,浙江余杭人。生卒年不详。潜研经术,得汉唐经师家法,尝佐阮元编《经籍纂诂》、《皇清经解》。所著《小尔雅疏证》及本书行于世。该书前有嘉庆十一年(1806)臧庸题辞。其书据

  • 世恩堂集

    三十五卷。清王顼龄(1642-1725)撰。王顼龄,字颛士,号瑁湖,晚号松乔老人,江南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授太常博士。康熙十八年(1679)吏部尚书郭维纳以其“诗词风雅、

  • 别本袁海叟诗集

    四卷。明袁凯撰。袁凯,字景文,自号海叟,华亭(上海松江)人,生卒年不详。洪武三年(1370),以布衣召任御史,后托疾辞官,洪武二十九年,起任华亭县学训导。著有《海叟集》。是集为明正统元年(1506)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