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肥城县志

肥城县志

①二卷。清尹任修,尹足法纂。尹任,枣强县人,顺治十八年(1661)进士,康熙八年(1669)任肥城县知县。尹足法,邑人,举人出身,曾任湖广永州府永明县知县。尹任掌肥城县后,至十一年(1672),奉檄修志,因旧志散轶,无成例可则,适邑人李运昌有手辑邑志藏本,尹任仍取其书而而加删削,历数月而新志成。《肥城县志》康熙十一年刻本。此志对李运昌志稿几乎未加增订,全部承袭,门类极繁,内容简陋,中间多有脱略不备。②十卷,首一卷。清凌绂曾修,邵承照纂。凌绂曾字公赤,浙江归安人,附贡出身,光绪十六年(1890)任肥城县知县。邵承照字香听,北京市大兴县人,任翔鸾书院山长。肥城县志创修于明隆庆六年知县顾廷,再修于康熙十一年(1672)知县尹任,三修于嘉庆二十年(1815)知县曾冠英,四修于此。其上距旧志又六十余年未续修了,这期间,虽山川道里典章文物均一如其旧,而人才辈出,事故纷呈。凌绂曾莅任后,适上官有重修《山东通志》之命,而邵承照侨寓邑中,于肥城县掌故,拾遗补缺,著有成书。乃与邵承照商榷体例,重辑邑乘,延邑中士大夫,分任采访之役,邵承照总其事,历时六月而书成。《肥城县志》光绪十七年(1891)刻本。全书十卷首一卷,列目为:方域志、古迹志、建置志、礼仪志、学校志、田赋志、职官志、登进志、人物志、杂志。卷首有序,凡例等。此志体例纯仿照陆清献《灵寿县志》,而稍加变通。其可称之处是取材严谨,对旧志中所载,虽与体例不合者,亦不轻易删减,以存其真。为地方志中的杰构。

猜你喜欢

  • 家范

    十卷。宋司马光撰。是书卷目与《宋史·艺文志》、《文献通考》相同。首列《周易·家人》卦辞,及节录《大学》、《孝经》、《尧典》等诸篇之语为全书之序。以诸经治家之语为纲领,其大旨归于义理。全书十九篇,皆用裒

  • 张佩渠所著书

    三种,四十三卷。清张调元撰。张调元字燮臣,号寅皋,又字佩渠,郑州(今属河南省)人,嘉庆年间举人。三种为《佩渠文前后集》不分卷、《京澳纂纪闻》二十五卷(考证经史之作,兼记乡邦文献)、《佩渠随笔》十六卷(

  • 维摩诘所说经文疏

    二十八卷。隋代释智(538-597)撰。智,俗姓陈,家居荆州华容(今湖南华容县),其父在梁朝为官。十七岁时正值梁末兵乱,社会动荡,有家难归,遂在荆州长沙寺佛像前许下出家为僧之愿。十八岁依湘州(今湖南长

  • 李文贞公年谱

    二卷。清李清植(1690-1744)编。清植字立侯,福建安溪人。雍正二年(1724年)进士,官至礼部右侍郎,系谱主之孙。谱主李光地(1642-1718),字晋卿,号厚庵,别号榕村,康熙九年(1670年

  • 洪范正论

    五卷。清胡渭(详见《易图明辨》)撰。《洪范》系《尚书》重要篇目之一,主要内容详见《洪范口义》条。自汉以来,研治《洪范》者多有其人。渭研治《洪范》,以《洪范》为体,《禹贡》为用,互相推阐,以发明奉若天道

  • 榴馆初函集选

    十二卷。明杨思本(约1644年前后在世)撰。杨思本(一作忍本),字因之,江西南城人。生卒年不详。其生平无考。著有《笔史》。是集凡十二卷。首为《释道十笺》一卷。中佚二篇,已非完本。其中如《形神篇》“君子

  • 国子监则例

    四十五卷。汪廷珍撰。汪廷珍,字瑟庵,江苏山阳(淮安)人。乾隆进士。历任协办大学士、礼部尚书,道光时兼管国子监事务。有《实事求是斋诗文集》。是书卷一至卷六为亲诣释奠临雍各典礼,卷七至卷十五为绳愆厅监丞所

  • 净名玄论

    八卷。唐代释吉藏撰。吉藏生平事迹详见《华严经游意》辞条。《净名玄论》一书,亦有称《维摩略疏》或《校维摩义疏》。作于隋炀帝为晋王时,居慧日道场时所作。其初三卷释名题,中三卷释宗旨,最后二卷释会处。在释名

  • 竹柏山房十五种

    七十九卷。清林春溥(详见《竹书纪年补证》)撰。林氏著述贯串百家,尤精古史,是书所收多考校古史著作,如《古史纪年》、《武王克殷日记》、《灭国五十考》、《竹书纪年补证》、《孔门师弟年表》、《孟子时事年表》

  • 诗谭

    十卷。明叶廷秀撰。叶廷秀字谦斋,濮州(今濮县)人。生卒年不详。天启进士,崇祯中历南京户部主事。叶廷秀受业于刘宗周,为其高足。著有《西曹秋思》等,是集所辑诗话,半录前人旧文,半出己论。前有廷秀自序,称“